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司马光传 > 第五十八章司马旦赴京任职

第五十八章司马旦赴京任职(1/2)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话说司马光的哥哥司马旦在祁县任知县,因清正廉明,政绩突出,被举为监在京百万库。但因祁县隶属太原府,太原府告诉吏部,我们舍不得让他调走,留用祁县最好,吏部遂作罢。后又举为乾州通判,还没有前去赴任,吏部追加任命为监在京杂物库。司马旦遂带着妻子儿女前往京师。到了京师,到了吏部报道,吏部发了文书,司马旦遂拿着文书到了在京杂物库任职。

司马旦到任后对杂物库的物品进行了清点,发现很多杂物遗失或者被人挪用还没有还回来。他让人追查杂物遗失的原因,找到每个物品的遗失的责任人,责令他们归还或者赔偿遗失的杂物。对于被人挪用还没有还回来的杂物都一一追缴回来。对于挪用的责任人给与训斥和警告。

司马旦发现杂物遗失或者被人挪用的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管理不严或者制度疏漏。于是他根据杂物库的管理制度,将每个环节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头上,又完善了具体的管理制度,派人经常进行检查和核对杂物进出的登记。司马旦还发现原有杂物的堆放都很杂乱,他又命人按照类别将杂物库的杂物按类别放好,登记在册。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京杂物库的工作打理得有条不紊。得到了工部侍郎的夸奖,司马旦很高兴。他每天都认真地办公,检查督促下属的工作,还不时对各个小头目负责的工作进行抽查。发现表现好的,给予奖励,对于表现不好的给予诫勉,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告诉他们,这些杂物都是朝廷用的,是为了朝廷工作便利而必须的。要是杂物管理不好,也会影响朝廷的公事,事关重大,大意不得。干好了也非常有意义的。这些人听了以后,都知道错了,向司马旦表示自己会对杂物管理公事重视起来,不再马虎大意了。司马旦听后就鼓励他们把公事干好,向公事表现好的人学习。

公事上办理的差不多了。司马旦想起了弟弟司马光。就在自己赴京刚任职的时候,给弟弟送了信,弟弟也来看过自己。但自己忙着新职务的公事,没有好好的聊上几句。这几天,自己也觉得没有事情,就决定去找司马光好好地聊一聊,毕竟分别很久了,都没有好好的说话。就在旬末,官员们都休息,司马旦就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到了司马光的府上。

司马光正在家里读书,听见有人来报哥哥司马旦来了,就亲自来到门口迎接。将哥哥迎进客厅,又找来妻子张氏来拜见哥哥,司马光和妻子都给哥哥施礼。司马旦让他二人起来。和他们聊了些家常。告诉他们自己儿女的近况和妻子的情况。司马旦说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很好。儿女都已经长大了,不用他操心了,只是想给他们说个好媳妇和好婆家,让他们结婚。至于儿子能不能考上科举,他说:“科举取士,大都是官样文字,不见得有什么真才实学。只要学好学问,不一定要考科举去当官。自己也攒了些银子,准备给儿子在老家夏县买些地,让他学会种田,做个富家翁员外就行了。不过书还是要读的,要知书达理,不做真眼瞎。至于女儿的婚事,只要是对方的男孩子老实纯朴是良家子弟就行。家境吗,只要有吃有喝,不需要大富大贵。”司马光听到后说道:“哥哥到底开明,这一番主张让弟弟汗颜,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哥哥这样安排侄子和侄女。不过仔细一想,还是哥哥的想法是对的。攀龙附凤是小人之举,我们家是良家子,当然是只要有个差不多就行了,结婚是百年好合,不是做生意。为弟也支持哥哥这样做。以后我的子女也准备这样安排。”哥哥司马旦说道:“你侄子今天去书院读书,我本来想让他来看望你们夫妻,以后再说吧。现在我们同在京城,来往也方便,我让他过年来给你两口子拜年。”司马光说道:“理应是我带我的孩子去拜访你,怎么能这样。过年的时候,我让我的子女去给你和嫂子拜年。至于说侄子和侄女,还是学业重要,不在乎一时。”哥哥说道:“你在京为官有什么感想?有没有什么难处,我给你说说,解解烦心事。”司马光说道:“哥哥以前也在京为过官,还不是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庶政,都是非常烦人的。在大理寺就是天天断案子,都有明令国法,就是照法律判决。还有一些文案工作。又不是当朝阁老宰相商量什么朝廷大政。”哥哥司马旦笑道:“弟弟说的也是,我在河东祁县也是每天这样。只不过京师大抵繁华些,道理都是一样的。”司马光说道:“哥哥在河东为官,都说晋官难当,河东人剽悍,不知道哥哥有何感想?”司马旦说道:“弟弟有所不知,晋人虽然剽悍,但是也讲道理,做晋官也捋着当地人的性情,要好好劝导。他不明白的时候你要给他说清楚,不能硬来。当地的老百姓还是很纯朴的。但是也有些无赖恶棍,一个老鼠屎带坏一锅汤,对于这些无赖恶棍一定要恩威并用。但是打击面不能太宽,有些他的家人和亲朋好友都不知道这些无赖恶棍德真实想法和作做所为,所以不要搞连作,只要将首要的几个恶棍和无赖捉住,不要再扩大打击对象,就可以将晋人治好。当地百姓也是痛恨这些人的,他们见这些无赖恶棍被惩治就会服气这些当官的,而后的事情就好办了。”司马光说道:“哥哥说的非常对,弟弟知道了。不知道哥哥怎么看待河东,都说河东名人辈出,可是河东很穷困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