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司马光传 > 第一百一十一章司马光任职开封府

第一百一十一章司马光任职开封府(1/2)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话说,司马光在并州通判的任上任职了几年。庞籍得病,不久就死了。庞籍临死之前,写信给吏部,告诉吏部司马光乃是一个品行兼优的好官,老百姓也非常支持司马光,司马光一心为百姓做事,将并州官场治理的井井有条,官员都很敬畏他。司马光自己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所以很多人都很尊敬他,请朝廷重用司马光,望朝廷升职司马光。让他担任更重要的官职,好为朝廷和百姓做事。

吏部看到了庞籍的信,对庞籍的话非常上心。不久上奏朝廷和皇上,皇上非常高兴,他认为司马光乃是一个非常值得提拔的人,应当让他担任更能发挥特长的职位,于是司马光被朝廷任命为开封府推官。

开封府乃是大宋的都城,大宋朝的京畿所在。开封府历来是重要的大都会,战国时为大梁,为魏国首都,为当时中国的大都会,工商业发达,到了秦灭六国,六国皆灭。汉朝时候,大梁默默无闻。到了五代时期,后梁君主朱温建都大梁,当时叫汴州,因为隋炀帝修大运河,通过大梁修了一条运河的一段,叫汴河,因此开封也叫汴州,也叫汴梁。

五代梁唐晋汉周,沙陀人与朱温征战,后来朱温死后,儿子继承梁朝皇位,但是抵不过后唐沙陀李存勖。李存勖后来击败后梁当上了皇帝,定都洛阳,没有定都汴梁。

到了后汉和后周都定都了汴梁,后来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了大宋的皇帝,虽然太祖在京城任职都点检,但是还在宋州任职节度使,太祖任此职时,每年都要到宋州待上几个月,处理宋州的军务。

他当上皇帝以后,就认为宋州是他的发祥地,故称国号为大宋。

太祖任大宋皇帝后,就定都汴梁,称东京,百姓俗称东京汴梁府。

东京汴梁府的首任开封府尹为太祖的弟弟太宗皇帝,他的名叫赵光义,他当时还没有当上皇帝,这时称他为太宗是后来人都知道的,太宗任开封府尹的时候还兼任晋王。

由于太宗担任过开封府尹,所以开封府尹的官职级别很高,为副宰相级别。开封府由于是皇帝的居所和朝廷的所在地,所以特别重要。为防备被攻击,朝廷控制的禁军大部分驻扎在京城,其余的禁军分别驻扎在个重要的地方。

开封府的历代宰相中出名的有包拯,包拯是江淮道庐州人,中了进士第十七名,受到朝廷的重用,考中进士后担任江淮道庐州府定远县的县令。由于治理有方,所以定远县得治,百姓都对包拯很是欣赏。朝廷也知道了情况,吏部不久就升职包拯。包拯到了一个地方就清正廉洁,为百姓做事,深的百姓东京和朝廷的喜爱。

朝廷对包拯很是重视,最后包拯被调到京城担任东京汴梁府府尹。包拯担任府尹后,治理有方,整顿吏治,重视百姓生计,不多久,京城秩序井然,东京汴梁大治,朝廷很是高兴,让他担任三司使长官,所以包拯又为计相。但是包拯主要关注的还是开封府的治理,以开封府在包拯的治理下,一直很安定。

司马光现在担任开封府的推官,他心想包丞相治理开封,开封得治,人人知道,我到了开封府,不知道怎么干?要是包丞相治理好的京城被我们搞的乌烟瘴气,怎么对得起包丞相?

他又一想,只要自己好好的办公,遵守法度,为朝廷将公务处理好,为百姓做主,就一定能够将开封府治理好。而且自己只是一个推官,还有现任的开封府尹,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了。

司马光自己觉得开封要治理的像古代的盛世时的局面一样。士农工商,做官的认真做事,为江山社稷做好管制,郊外的农民要勤劳苦干,生产更多的粮食,蔬菜和水果。手工业者要早起早睡,将手艺做好,产出更多的东西。商人将粮食和工匠生产的东西运往东京各地,百姓都在街上忙活,商店里掌柜的在忙着买东西。郊外的农民早上忙着赶集,到京城里买东西。

各官府的公人们都在值守,官员们正在做公事。一些老人都坐在自己家的门口看着这一切。不时还有一些京外来客向老人们问路,老人们热心的指点。路人感谢老人。

女子在家忙着织布,绣花,做针线活。

东京的课堂里正在上课。学生都在认真的听课,老师都在专心的讲课,时不时提醒正在看窗外的学生专心听讲。

司马光想到这里,就觉得要是这一切都实现就好了。想一想现在东京的街头很多的恶棍到处打架,盗贼到处都是,很多的贪官还在和商人在谈生意。他们觉得自己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他们看不得这些繁华景象,到处搞活动,试图阻止盛世的到来。作为一名朝廷命官,应当负起责任,为天下和江山社稷做些事情,将这些恶棍,奸官,盗贼都给抓住。让他们到监狱里,受到法律的制裁。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好生活。

做有些事情是朝廷命官的心理感应,不需要打招呼,在任官职的时候都有讲明,只要自己干就行了,不需要任何人打招呼。不需要府尹的命令只要将自己该管的事情处理好就行了。到时百姓自然会拥戴自己,府尹也会赞赏自己,朝廷也会嘉奖自己,皇上也会高兴。只要每个官员,每个百姓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