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四百六十二章 剑指南洋

第四百六十二章 剑指南洋(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算机差不多大,但是在效能上,却是一个只能同时处理两枚线导鱼雷攻击目标,而另一个则可以同时处理跟踪、引导上百个目标,两者之间的效能和差距是巨大的。

第三代新型预警机正是因为海军需要着这种空中指挥的性能,从而加大了对其电子设备的需求。

在预警机里面,不仅有着数台高效率的中央处理器在不断的工作处理雷达所侦查出来的信号,同时还需要将这些信号进行比对,识别出那些是自己人哪些是敌人。

从而在处理过程中保持跟踪和指引或者是向飞机内部的工作人员发出警告提醒派遣飞机对敌方目标进行拦截摧毁。

同时预警机还可以和海军作战舰船甚至是作战飞机进行直接通讯联系,这也意味着预警机内有着一个的通讯指挥中心,不仅能将自己所侦查到的情况第一时间的进行处理,同时能指挥各种作战单位进行作战。

满载超过一百七十吨的身板在提供了足够的运载能力和飞行距离及滞空能力的同时,巨大的机舱内部也提供了各种设备足够的安装空间和给工作人员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

最后要提及的就是要想发挥出这种预警机的最大效能,预警机的制造不是一件简单的活,一架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制造原本就以很麻烦,而要将这么多设备给移装到飞机上那更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

在第三代新型预警机内部,光各种电子设备所使用的大小电线连接在一起,度就达到三万四千公里,接近绕地球一圈的度。而要想将这么多的电子设备给运用充分,那就需要有着非常优秀素质的人才。

飞机上的所有乘员都是有着高历水平的专业士兵,说句机组成员内部的话,在飞机上的几十号人中,历最低的人也都需要有高中毕业的历和相应的知识水平。而机组成员中,更有这么七八人,就是有着专业三极士官这样工程师的水平。

高空预警机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海军舰船和侦查飞机不足的局面,中国海军可以能依托预警机的飞行距离、预警半径做相应的协调,将手头上原本就不足的侦查力量进行更好的分配和运用,填补预警机在飞过侦查半径后的补充侦查任务。

同时也可以协调海面上的舰只对可疑区域进行巡逻和搜索。更可以对潜艇做出一定范围内的通报和指挥,这极大的提高了中国海军的作战效能和预警实力。

而还有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在中国的几支核心主力大型舰队中,还有着几艘排水量超过两万吨级的大型船舶,这些船舶没有巨炮和太多的武器装备。

但是它们不仅有着巨大的雷达天线,同时还有着一个巨大指向天空的抛物面天线,它们是“远望”远洋卫星测量船,它们将在茫茫的海洋和远离中国本土的时候,第一时间的获取从它们上空飞过的卫星所拍摄下来的信号资料,配合着预警机更加扩大着中国海军的预警范围。

另外一方面,钟泱也在心中暗暗盘算着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

高空预警机已经列装入战斗序列当中,远洋卫星监控船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卫星信号、情报接收、分析、传送系统。

远洋潜艇和传统的qiii型潜艇逐渐在扩大巡逻海域,反舰导弹的产量开始提速加快,军工厂又增加了两个磁性制导鱼雷和线导鱼雷的生产区,海军的作战装备总算能填补了华军海军吨位和船只数量不足的局面。

将一个人自己闷在智能工厂的秘密实验室里,钟泱盘点着自己海军手头上的实力,不过算来算去,他总是感到心中仍旧有这么一丝的不安。

毕竟中国的海军创建时间太晚,而且海军作为三军中技术性较强,而且协调性要求最高的一个军种,才二十多年的建设和老牌列强们的海军底蕴相比的确显得太过于稚嫩了。

因此钟泱唯有尽量的用武器性能差距和战略战术上的优势来弥补这种时间沉淀差距。列强海军吨位大、战舰多、船队密集,那中国就用比对方更为先进的战机来制约消灭他们的空军,用反舰导弹打乱敌人的船队次序。

海底中的潜艇暗地里痛下杀手,将你打的七晕八素之后再动用飞机轰炸你的舰队,一套组合拳下来,不死也要脱层皮!

世界历史已经被深层次的改变了,未来会通往哪一个地方?

!@#

(全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