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六百四十章 武汉重工

第六百四十章 武汉重工(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况且高层都对此讳莫如深,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习惯了。

至于权限值这个设定,也是实施了不少时日,虽然仍有不少人感到不满。不过也渐渐习惯。一般来说,权限值目前最高的就是七级,基本都是些技术含量很高的大公司才能换取得到。

一级权限值一般都是对应着农产品类,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材料基本上也则属于二级权限值的范畴。如此类推。越是网上,加工精度越高。技术含量也是如此,目前最高设为七级。

而稀有的物资则不是如此计算。比如人参或者灵芝这类名贵药材,即便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也属于五级权限值的范畴。还有其他的某些高档奢侈品,它们都根据价值被归入不同的级别之中。

普通的工厂和企业,想要兑换五千七级的权限值,恐怕把他们自己卖掉十次都是不够。毕竟下级向上级的兑换,都是三比一的比例,往复几次,谁人受得了?

胡镇超知道对方的顾虑,笑道:“展堂,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问题。我这套设计,只需要对现有的机床进行一些小小的改造,就可以模仿出四轴的效果。当然,即使是四轴,咱们的电机跟不上,精密螺杆跟不上,精密轴承跟不上,还是达不到五轴机床的精度。但是,你别忘了,咱们有人啊,咱们有身怀绝技的高级技工,他们的经验,是可以弥补机器的不足的。”

“让我看看。”陈展堂按着胡镇超介绍的思路,继续研究着胡镇超写的工艺件,他这才看出来,在许多本来应当由五轴机床自动实现的操作环节,胡杨都加上了人工干预的成份,包括对刀、校正圆心、微进给等等,简单地说,这相当于工人是在机床的辅助下,一刀一刀地进行切削,如果工人的技术足够高超,能够保证每一步操作都准确到位,那么的确可以达到五轴加工的效果,精度方面,甚至有可能比普通的五轴机床还要高。

“老胡,你可真是神了。”陈展堂真是服气了。

“怎么样,陈经理,能不能找个机会来试一试?”胡镇超满怀希望地看着陈展堂,说道,“就用我这张图纸来试手,各种加工方式都包括了。”

“你这是一个什么工件?”陈展堂拿着胡杨画的图纸,皱着眉头问道。

这张图纸上的工件,看起来像是一个电扇的扇叶,但体积要更大一些。整个扇叶扭曲成一个复杂的曲面,图纸已经无法反映出这种曲面的要求,各条曲线只能用一些奇怪的方程式来描述。

这样的图纸,工人肯定是无法看懂的,他们只能按着胡镇超写的工艺件,一条线一条线地进行加工,每一步都有具体的尺度要求,只要达到这些要求,整个曲面就算是加工完毕了。

胡镇超对于自己画的图纸,似乎有些羞涩的感觉,他讷讷地说道:“展堂,这个东西只是一个实验道具罢了,主要是为了检验工艺的可行性。至于图纸嘛,我是从你给我的书上抄过来的,没什么用处。”

对于胡镇超的解释,陈展堂自然是存了几分怀疑的。但他看了老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地方会用到这样奇怪的工件,也许真的如胡镇超所说,这个工件设计出来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检验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否则,怎么会搞得如此复杂呢?

“老胡,你打算怎么试?”陈展堂问道。

胡镇超道:“我想,你现在也是一方封疆大吏了,应当有些权力的。能不能以你们服务公司的名义,请金工车间帮着做出来。这个件,普通工人做不了,必须是厂里的那几位老师傅才能做到。”

陈展堂可是大老板刘浩然派下来的亲信,现在外放,就是打算让他独当一面,经营好武汉重工这家企业。

接着胡镇超有点出了这几人的姓名,他也是厂里的老人了,对于几个同僚的本事还是很清楚的。

陈展堂掰着手指头算道:“呵呵,铣工、车工、钳工,金工车间的技术精英,让你一网扫尽啊。”

“我好歹在厂里呆了多年,谁的技术怎么样,我心里还是有数的。”胡镇超道。

“好吧,我和厂说一说,就说是我们服务公司的任务,估计厂也会同意的。他们几个本来就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陈展堂笑着说道。(。。)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