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阿根廷帝国崛起 > 第307章 山寨工厂涌现

第307章 山寨工厂涌现(1/4)

上一章阿根廷帝国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最近二十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先后颁布了各种法律推动阿根廷工业化进程,从必隆时代的五年计划到弗朗迪西的外资引进,一直在探索建设阿根廷工业,只是效果并不怎么好。耤

1944年颁布的汽车工业法、1947年的钢铁工业法、1951年的石油化工工业法、1952年的拖拉机工业法、1957年的造纸工业法等,都是相对成熟的法案。

拉潘帕建省时间比较晚,这些工业法案在拉潘帕省落实的很少,原来人口也就十多万,并没有足够的实力不足以实施这些法案,这基本上是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科尔多瓦省,圣菲省等大省量身定做的。

以前布宜诺斯艾利斯为拉潘帕省的定位主要还是单纯的农业牧业省,没有自己的出海口,主要依附在科尔多瓦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是潘帕斯草原到巴塔哥尼亚高原的中间过度地带。

旧省府圣罗莎市附近是全省人口密集区,西部为潘帕山谷、多灌丛的半干旱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和高山,气候相对干燥,有一点小加工业,如今确实发展的还算不错。

与布兰卡港的合并后,拉潘帕省才有了起飞的根基,5年时间人口规模翻了20倍,从20万增加到400多万。

有布兰卡市的财政帮助,加上行政区划改革,去年圣罗莎市人口已经突破30万,因地制宜发展了冶金,机械工业。

超常规的人口涌入和科恩财团提供的原始资本让拉潘帕省有了工业化的基础,否则再多的好政策都是空谈。耤

圣赫塞对标的是新台北和南朝鲜,去年新台北人口有1000万,生产总值是18.3亿美金,南朝鲜人口2300多万,国民生产总量为19亿美金,拉潘帕省总人口400万,经济规模在14亿美金。

从经济上来说现在拉潘帕省和新台北相差不大,只要几个大工业项目投产下去,拉潘帕省的工业发展还可以上一个台阶。

拉潘帕省就缺个美国这样的金主爸爸,但拉潘帕省也背靠着阿根廷。

新高官圣赫塞·科恩根据这些法案,进行了拉潘帕省本土化,并在上任第一年内全部推动实施,进行改革后的拉潘帕省行政机构的高效率和廉洁也是阿根廷之最的,而且他十分明确地将经济增长放在省政厅首位,经济发展高于一切。

原先省政厅和各市政厅的财政相对独立,各有自己的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广域市合并之前的财政税收大权集中到省政厅,拉潘帕省成了阿根廷第一个完成集权的省政厅,有了集中钱办大事的能力。

除了单纯的法案和财政还不够,圣赫塞迅速推广了布兰卡市工业经验,在完成广域市合并后,拉潘帕省政厅还和阿根廷国家铁路公司合作,修复并新建拉潘帕省内铁路,与现有铁路完成连接,可以更快的把临近省份的矿场,粮食,农牧产品运输过来。

通过在整个拉潘帕省建立了四通献,发展逆向工业化,逐渐有了成果。

除了像雷顿汽车、玛雅化工、南方石油、新科恩重工、拉普拉塔钢铁厂这样的成套引进,然后进行本土化,这是必要的准备。

不过在圣赫塞看来,山寨工业更具备潜力,而且成本低,收益巨大,也是一条捷径。

圣赫塞对山寨并不陌生,科恩财团下的军火武器板块就是从山寨武器起家,受限于阿根廷本土工业实力,山寨失败,好在后来有了德国人的加入,才发展成为阿根廷第一军火商。

“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在山寨,没道理阿根廷不能山寨。”耤

因为拉潘帕省工业体系的完善,让更多小公司有了模仿欧洲工业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逆向拆解工业产品进行山寨。

大量的工业配套设施,让布兰卡市有了建立本土供应链的能力,山寨工业突飞猛进。

这几年各种大学和研究所的建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布兰卡市的山寨工业的进步也有了升级可能性。

在地理条件比较好的市区和县,由布兰卡市工业发展委员会总规划,市政厅授予下属各区和县有建立区工业发展委员会的权限,区委员会各自建立标准化工业园区。

这些工业园区完全按照后世三通一平的标准优化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化港口,进行通水通电通信,可以让本地和外来的工厂可以更快的发展起来,吸引阿根廷国内外工厂入驻。

因为布兰卡市工业体系的进步,特别是各种机床厂,模具厂,发动机厂的外放,还有各种欧美电子电器产品,加上放纵甚至引导,让布兰卡市各种山寨欧洲品牌的大小工厂数量越来越多,从摩托车到各种家用电器,都有各种山寨货,像临港工业区就是山寨货的重灾区。

而随着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布兰卡钢铁厂,汉斯钢铁厂,雷顿汽车厂,南方石油化工厂,玛雅化工厂,菲利普拖拉机厂,菲利普摩托车厂,布兰卡造船厂,恩科电器厂,科恩重工卡车厂建立起来,带动了相关工业的发展,拉潘帕省的工业快速进入重工业化的发展时期,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农机、机器制造、电子等工业部门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阿根廷帝国崛起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