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覆清1796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廓尔喀灭

第二百四十八章 廓尔喀灭(1/3)

上一章覆清1796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而就在湖南局势底定,决战进入尾声时,廓尔喀,阳布。

此时的阳布城外已被讨虏军重重包围,城内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在廓尔喀入侵西康后,没有等到黎汉明的回示,宁培忠便果断命令副司令兰师信率三万人马收复日喀则,他自己率领三万多人,从啦萨出发,穿过千里无人区,突袭后藏。

兰师信进展顺利,加上当地百姓的帮助,很快收复了日喀则,随后继续南下攻克了聂拉木的廓军西北碉寨,聂拉木全境收复。

而宁培忠部,不但要要同沿途的廓尔喀军作战,还要一路清剿内部反叛势力,更得克服高原反应,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上艰苦行军。

好在一切顺利,沿路不但平定了内部的叛军主力,更是克服重重困难,在收编的绿营兵带路下,安全到达了萨嘎地区。

到达萨嘎地区后,大军稍作修整,宁培忠便立即率军开始攻击廓尔喀军盘踞的察木,一战而定。

而后,大军随即趁胜进抵玛尔噶山,宁培忠复刻福康安之策略,派出一股部队诱敌上山,待廓尔喀军冲到半山腰的时,伏兵齐出,廓尔喀军几乎全军覆没。

接着,大军继续趁胜进攻济咙,此地一破,就能进入廓尔喀的国土了。

早在廓尔喀第二次入侵之时,廓尔喀军在这里建了一座大型石碉堡,又在周边设立了众多小碉堡,以形成棱角之势,后来被清军收复之后,为了便与防御,留下了这些军事设施。

廓尔喀这次入侵后,同样派重兵守在了这里。

面对强悍的敌人,宁培忠采取“剪除两翼,直捣中央”的战术,与廓尔喀展开野战,指挥炮营,敲掉周边的小碉堡,然后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大碉堡,随后对其主寨发动猛攻。

这座寨子位于一处山岗之上,外围加砌了一道高约六七米的石墙,石墙之外再摆放鹿角、尖桩等障碍物。

官寨四周还有其他遥相呼应的工事,临近河流的西北方向修筑了碉卡掩护取水地点,东北、东南方向各有一座碉卡拱卫,山下的喇嘛寺也被利用起来充当前沿据点。

不过,看似完善的工事群难不倒有兵力优势的讨虏军,宁培忠针对每一处防御阵地都派出了队伍,然后定于同时发动进攻,让廓尔喀守军无法互相支援。

大军很快就夺取了东南高地上的碉卡和山下的喇嘛寺,据守西北碉卡的廓尔喀人为保护水源地,进行了非常猛烈的抵抗。

宁培忠也不得不将刚刚占领东南碉卡的部队调过来增援,直到炮营用火炮将轰塌碉卡的一角,工事内的守军才崩溃逃散。

东北方向的进攻同样艰难,虽然这座碉卡的顶部两层早已被讨虏军扔的燃烧弹点着,但是里面的士兵可以退入底层放枪据守。

用于砌垒的都是整块巨石,外部比较光滑,所以讨虏军攀爬得极为吃力。

同时,讨虏军将士还要面对守军的射击,因此迟迟无法成功,直到到傍晚时分,在投入了大量的汽油弹后,猛烈的火势蔓延到底部,使得碉卡内部坍塌,这个阵地才终于被大军攻破。

虽然坚守官寨的廓尔喀人依靠高大石墙击退了讨虏军的多次进攻,然而,由于外围据点全部丢失,讨虏军得以集结全军合围过来,廓尔喀守军就被迫退到官寨里面继续防御。

宁培忠让炮营在临河碉卡及东北碉卡所在的两处地方部署火炮,集中轰击官寨的枪炮眼、瞭望孔,掩护架梯攀爬以及拆除石墙的部队。

在强大的炮火优势之下,此战最终以讨虏军全胜告终。

至此,讨虏军成功收复被廓尔喀侵占的西康地区全部领土,随后,廓尔喀败退退回国。

这时,黎汉明下令反击的军令也到了。

得到命令,宁培忠便准备在大雪封山前彻底解决廓尔喀,于是当即下令大军分两路出击,一路由兰师信率领由聂拉木进入廓尔喀,他则亲率主力大军由济咙向南,追击廓尔喀败军。

大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脉中,与廓尔喀军队展开了数场激战,过西廓边界之摆吗奈撒,进入廓尔喀境内之热索瓦后,与廓军隔热索河对峙。

热索河为吉隆河支流,其上有木板浮桥,即热索桥,廓兵在热索河北岸索喇拉山上筑碉楼一座,南岸临河有碉楼两座,并将热索桥木板撤去,凭河据守。

宁培忠故技重施,再次采用几年前福康安的策略,佯攻河北岸的廓军碉楼,另遣大军翻越两座高山,绕道至热索河上游六七里处,伐木做筏,渡河后沿南岸疾行,突袭临河碉房,吸引桥边守军迎战,北岸的大军主力搭桥渡河,水陆齐出,一举夺取三座石碉,廓尔喀沿河防线不攻自破,讨虏军主力踏入了廓尔喀国土。

吓破胆的廓尔喀军不敢作战,只能据险结寨死守,宁培忠一路故技重施,东觉山之战中,再次从上游迂回暗渡,扫清了沿河的碉堡,然后与正面的大军主力军里应外合,将据守此地的廓尔喀军全部击破。

廓尔喀军只好退过帕朗古横河,据桥死守,但他们根本挡不住气势如虹的讨虏军,拿下甲尔古拉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覆清1796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