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言情小说 > 洪荒通史 > 第五十五章 刘邦称帝,紫宵议意

第五十五章 刘邦称帝,紫宵议意(1/3)

上一章洪荒通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第三战,老子使了诈,派出分身作战...........惹到最后,众圣战于混沌...............

...................................

话说混沌大战以后,楚汉之争的最重要一役——荥阳之战不了而了。

项羽一方似乎已经力尽而竭,再也无法发动攻势。相反的,刘邦一方在荥阳得到萧何征得的关中兵员补充,韩信亦率援军赶到,双方大战多时,背后的各大教派竟出人意料的沉默下去,不再明目张胆的谋取人界气运,这也使得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逐渐转入了原来的历史轨道。

项羽终因后劲不足,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

然而,楚汉订盟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在张良、陈平两大谋士的提醒下,毅然背弃盟约,重启战事。

双方大战数十回,强横的霸王项羽虽初有小胜,却无法抵挡随之而来的滚滚浪潮。刘邦大肆封赏笼络韩信、彭越、黥布等诸将,又巧言令色的将诸侯给重新挽回,一时天下归心,终于在四年大战之后,于垓下汇合各路汉军,以约计70万人兵马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展开最终决战,史称“亥下之围”。

汉军以韩信率军居中,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韩信挥军进攻,采用诱敌深入战术,前军先诈败,信引兵后退,命左、右翼军包抄攻击楚军后部步军。楚军久战疲劳后军迎战不利,汉军将楚后军与项羽前军骑士分割两半,韩信再指挥全军反击,楚军大败,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后楚军退入壁垒坚守,被汉军重重包围。

楚军兵疲食尽。韩信命汉军士卒夜唱楚歌,歌云:“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

项羽无可奈何的唉声叹气,连夜作下了《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之后项羽只有率800人突围至乌江,这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了,一亭长愿带项羽逃至江东重振霸业,遭项羽拒绝。项羽带着28骑大战汉军,最后全军覆没,项羽不愿被俘受辱,于是在乌江自刭而死。刘邦于是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后改封韩信为楚王,都下邳。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他班师还朝,途径家乡沛县时作下了《大风歌》一首。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至此,楚汉之争终于落下帷幕,刘邦完成了毕生夙愿,名扬四海,一统天下。

刘邦的胜利,意味着圣人元始天尊的彻底失败,自从封神大战之后霸占周朝,定下人界礼乐制度,阐教已至巅峰的气运慢慢消散,逐渐颓丧,再加上姜子牙擅自妄为,斩断龙脉,至如今,人界易主,天翻地覆,阐教真的是品尝到了日暮黄昏的滋味。

恼羞成怒的原始圣人被刘邦这一玉帝转世如此狠狠地蹭鼻子打脸,自是无法尚罢干休。于是门下暗中联络人界有着妖族血统的塞外草原雄鹰——匈奴一族,靠着匈奴人天xing彪悍的力量大肆入侵中原,终于把御驾亲征的刘邦围困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千钧一发之际,陈平献计,贿赂匈奴皇后阏氏,冒顿单于听信美人之言,心软之下打开包围圈的一角,让汉军撤出。

刘邦率小股汉军“持满傅矢外乡”、“徐行出围”才得以脱险,这是他毕生最为耻辱的一战,但人族困苦久已,天下百姓无心作战,迫于形势,更为了休养生息,刘邦欲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俯首称臣。此外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人界开始照耀出一丝和平的曙光。

元始天尊的三两下令到刘邦差点丧命,更是遭受毕生刻苦铭心之耻,刘邦咬牙切齿之下不由得心急如焚,整日忧心忡忡。

后来,刘邦竟想出一招曲线救国之计,他知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阐教交好,于是打上了太清圣人的主意。他捧起人家的一双臭脚,在人界开始大肆宣扬黄老之学,更将无为而治这一思想作为钦定的治国之策,不容更改。

老子的思想和人教传承在人界一下子犹如野火燎原般兴旺起来,连原本前程似锦的儒家也被风风火火的人教给压了下去,受到这个利好消息的影响,老君大喜之下也一改常态,明里暗里的站在刘邦一边,致使元始天尊不敢违拗师兄旨意,无奈之下放弃了对刘邦在人界的压制。

不过,刘邦这次出手也无意间导致了两位一向关系融洽,甚至是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洪荒通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