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春秋之晋国风云 > 第二章 晋文侯 第4节 袭杀携王

第二章 晋文侯 第4节 袭杀携王(1/2)

上一章春秋之晋国风云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堂堂周王朝居然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局面,也就是天下有两个天子了这个时候的鲁国、申国、缯国、卫国、郑国等国支持的当然是周平王了,貌似势力大了去了,甚至连晋国、秦国等国也是支持周平王的,这应该是正主了吧。

反观周携王,貌似只有虢国等寥寥几个小国在支持,那应该是伪主了吧。那周平王振臂一呼,大家都去灭了伪主,事情不就解决了么

但事情真的不是这样可以解决的,因为周携王具备相当的正统性

周携王是周宣王之子,本来天子位是属于他的哥哥周幽王的,而且周幽王是有太子姬伯服的。但太子死了,而且他的死,罪魁祸首应该就是周平王

如果不是姬宜臼与姬伯服争太子位,从而导致拥护姬宜臼的申国引犬戎武装进犯,那周幽王能死吗太子伯服能死吗

现在倒好,你们为了夺取太子位,居然与戎狄武装勾结,害死了天子和太子,现在倒想当天子了

虢国不服,许多诸侯也不服。更主要的是,周王朝京畿内饱受犬戎侵略之苦的周人都不服。还有,几乎所有在周王朝里的公卿大夫们都不服

所以说,周携王是在着很广泛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二王并立因此而足足延续了二十多年

所有不服的诸侯、大夫、百姓都是本着维护朝纲的忠义之心在坚持着的,那为什么有许多诸侯包括秦、晋、鲁、申、许等国都服了呢

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本着为自己谋求利益的私心在行动着的。

前面我们说过,对晋国来说,拥护周平王明显更符合晋国的国家利益,事实也是如此。对那些拥立周平王的所有诸侯来讲,拥护周平王同样是更符合自己的利益的。

周平王呢知道自己的天子之位来得很不光彩,所以他很低调,也很大方。他将大把的土地和权力分别赏赐给了秦、晋、郑等国,然后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自己则只需要把天子宝座给坐稳就是。

于是,在这段时期,天下诸侯都在蠢蠢欲动。他们趁着天子不想管之际,不断扩张,大行兼并。象郑国,一口气吞并了东虢国、郐国以及另外十来个小国,竟然成为一方大员,成就了春秋小霸

齐国、鲁国、卫国等也都动了起来,南方的楚国更是不象话,到处征伐。反正一句话,天子低调期,正是大家发财时

史料记载,也就是周平王自迁都至洛邑始,天子对于各诸侯的基本是失控了。甚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诸侯各国也不再按规定去觐见天子了,大家都懒得去觐见。

一方面这个天子来路有些不正。另一方面,路远迢迢,押送着贡品去天子那里当下人,没意思。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个春秋江湖自开启之日起,便是完完全全一副礼崩乐坏的模样。

正因为大家都把自己家的事当成了第一位的,你天子的事是靠后站的,所以,尽管你周平王发出号令,号召大家都去灭了虢国扶持的周携王,但几乎谁也不想去鸟这事。

周携王则是怀着对申国、缯国以及周平王的仇恨之心,怀着对曾经西周王朝强大的回忆,在虢国励精图治,收纳贤人,名声越来越大,令人不得不怀疑他确实就应该是王朝的正主。

这些怀疑都是来自于那些个太讲礼义的诸侯,但对于晋文侯来讲,他也在思量着怎么做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现在二王并立,自己的晋国与虢国几乎相邻,如果要灭了周携王,势必与强大的虢国发生战争,这绝对不符合晋国的利益

反倒是留着这个周携王,那周平王一定会更加倚重自己。对,就这样吧。

于是,周平王在洛邑,周携王在虢国,各诸侯国打着自己的小九九,整个春秋江湖一开始便是这样一个混乱场面。

天下有两个共主,约等于天下没有了共主,那大家还不多为自己考虑点实际利益

既然如此,晋文侯便对周携王表示出了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他一边公开打着拥护周平王的旗帜,一边却偷偷送礼品给周携王以示好。

急需要得到象晋国这样的大国支持的周携王便对晋国慢慢有了好感,一开始的好感,到最后便成了信任。

晋文侯便在春秋初期两位天子都对自己信任的前提下,继续谋求着晋国的最大利益。但慢慢的,他发现情况不对了。

西边的秦国奉行着周平王的号令,为夺取被戎狄武装占领的歧丰等地盘不断取得符合秦国的利益。南方的楚国则南征北战,大举兼并汉阳小国,不断取得符合楚国的利益。东方的齐国、鲁国都在着手干掉邻近的世仇之国,不断取得符合他们自己的利益。

关键是中原那个新贵郑国,正是凭着周平王的倚重,不断兼并周边国家,势力越来越大。反倒是自己的晋国,貌似在护送平王东迁后利益已经最大化了,利益边际效用不断递减

这样下去,着实对晋国不利。

晋国的扩张,必然要灭了虞国、虢国这样的邻居,但现在有一个天子在虢国,怎么灭那便先灭了天子呗,晋文侯终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春秋之晋国风云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