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汉之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171章 实力

第171章 实力(3/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场正在建造,这座窑场和山地,已经被荀汪、曹德、耿俱罗、华佗四人购买。”

啊,陈纪等人望向荀汪,荀汪淡淡地说:“这座窑场原本是官府的,只是皇上说他没把握烧出瓷器来,并且又缺钱,老夫考虑到我们北方没有好的瓷器,便决定试一试,和驸马、曹公子、华神医联手购买了。”

烧不出瓷器的窑?陈纪彻底无语了,耿俱罗差点憋出内伤,曹德连声应和:“这是应该的,南方瓷器的货源越来越少,我们总不能不用吧。”

韩融嗯了一声问刘脩:“公主,刚才说几个,是否还有?”

钟演笑了笑说:“韩叔,你应该知道,刺绣坊啊;皇上想与民同乐,没有同意办官坊,而是让公主牵头,在豫州招募刺绣的工匠和高手。转运司已经从南方运回来五百匹不同图案的刺绣成品,张昭也从屯田营挑选了一百名女兵前来许昌学习刺绣。”

钟演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有屯田营做底子,学习刺绣的女兵是不会缺的;民间的五百个图案,要是加上皇宫和豪门所有,暂时无需创新,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能出成果,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刘脩微笑着站起来说:“这件事大家发财,谁家有懂刺绣的人,只要有成品,我们绣坊愿意收购。”

“哦,是有这么回事。”韩融想起来了:“钟演,这件事怪你,没说清楚;不管就算说清楚,韩家也没有这样的人。”

韩融说完,就端起杯子喝酒,可超过一半的人酒喝不下去了,他们跟在陈纪后面折腾,没想到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郭鸿咳嗽了一声,问刘辩:“皇上,你有没有在许昌开设工坊的想法?”

“当然有。”刘辩低声透露道:“只是短时间内没这个空,等我从九江郡回来再做商议;我不清楚各位,对生意是不是像荀家主那样敢冒风险。”

虽说,刘辩在此之前,表示过对颍川方面的支持,但都从根本上,都是保持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这让郭鸿既无奈,又担忧,担心最后谈不拢之后,刘辩另外找人合作。刘脩补了一刀:“皇上,那些生意需要多大的资金?”

“应该不少。”刘辩想了想,与颍川这边脆弱的关系,要时刻担心这些家伙出尔反尔,于是补充说:“和白纸、肥皂一样,我只做批发。”

刘脩的眉头稍微舒展了一些,点头道:“那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资金了。”

刘脩毕竟在商界混了十多年了,当然相信刘辩肯定有他的利益诉求,如果没钱,刘辩要你这个生意伙伴做什么?好在是批发,刘脩不需要拉人合伙,一个人就能决定做不做这个生意;袁黛和袁嗣当即表示,杨彪和袁术可是刘辩的合伙人,两家是一定要参与的。

看到这些,鲁肃和周瑜明白了,刘辩为什么不急着催他们上任,并且今天请他们来这个宴会;就是要他们看看,如何在另一个战场打破对手的部署。这种施压的手段,当然也有一个坏处,商人只认钱不认人,刘辩的生意需要足够多的利润,否则想怎样,都是痴人说梦。

宴会结束的时候,夜色阑珊,公主府外一阵阵马嘶和吆喝声,马蹄踏在青石板的声音忽大忽小,整整延续了一个多时辰。对于鲁肃来说,这一天的经历让他有些恍惚,偏偏骑在马上同行的周瑜兴致盎然:“鲁肃,想不想换个地方?”

“周瑜,这个,或许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对于周瑜的询问,鲁肃深有其感地说道:“皇上是想我去江夏,但那可是黄家的后花园,不说黄祖会不会倒戈而降,就是黄琬,最近也在力求与皇上改善关系。”

对于这一点,周瑜的认识要比旁人深刻的多得多:“袁术曾经不可一世,即便这两年声势大减,但是面子还是丢不掉,最后不也是让孙策做了他手下唯一的一个太守?”

袁术一度只剩下庐江郡,现在也只不过多了一个汝南南部都尉府,可是袁术不敢动孙策的位置,不仅仅是刘辩这边不同意,也是因为今天孙策的实力足够强大。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