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把人馋的嗷嗷叫,然后无情关掉了。>
山上中午的擂椒排骨辛辣酥香,除了还没彻底断奶的刘柳和切胃哥不太敢吃以外,剩下的哪个不是甩开膀子?>
曾经人淡如菊的姑娘都打了好大一盘,然后慢慢地全部吃完了。>
她慢条斯里拿出纸巾擦嘴时,整个桌上的人都看过来——怎么会有人那么瘦,那么斯文秀气,可却能吃那么多啊!>
一心想增肥的年序则好奇问道:“你吃的这么慢,是这样能多吃一点吗?”>
淡然姐淡淡道:“不是,是因为我天生就慢。而且脑力消耗饿的很快。”>
那确实是。>
没消耗过的不知道,脑力过度以后整个大脑都是嗡嗡的,五脏六腑仿佛全部消失,只剩下胃在咆哮……>
在座各位不管什么学历,有没有学历,但没有一个工科的,此刻只景仰地看着大佬,并殷勤问道:“还吃吗?”>
淡然姐摇了摇头,眉头林黛玉般柔弱地似地蹙了蹙:“好想吃艾草粑粑啊!”>
这话一说,大伙儿都沉默了。>
谁不想吃啊!>
刚还一个个架着手机看直播呢,哪怕不缺睡眠的年序都没错过,但……越看越馋,尤其是他还吃过杀猪宴的!>
要不是怕工作受影响,他真的想立刻冲下山去,甩出大把钞票——>
“艾草粑粑,蒿子馍,我买了!”>
但现实是,他们只能在食堂多吃一些了。>
只有刘柳没尝过啥好东西,此刻只关注一件事:“那个摘艾草芽摘鱼腥草,我能不能干啊?”>
年序皱了皱眉头,看了看她怀里的孩子:“你总不能背着小孩儿干吧?”>
“我觉得你要真这么干,老板会同意的。但是小孩儿哭啊闹啊,要吃要喝……那肯定也耽误工作。”>
“刘姐你再想想吧,不然你抱个小孩儿来干,别家也带孩子来干,不是说不照顾你,怕是影响不好,以后别的员工都不好管理了。”>
这也是为什么山上宿舍多,却不能单独为刘柳分一个没人住的四人间的缘故。>
年序说话直接,他虽然没怎么上过班儿,可从小耳濡目染,也是对管理有心得的:>
“我家以前租房子,碰到带孩子的单亲家庭都便宜一点儿。但后来人家说出去了,搞得那栋楼收租都没以前积极了。”>
人就是那样,不患寡而患不均。>
倒是自考姐因为同是女性,知道生活不容易,这会儿又出个主意:>
“姐,我看你干活儿挺麻利的。不然你先报名试试,要是带着孩子都摘的跟其他人差不多,那能挣钱为啥不挣呢?”>
“要是跟别人差距有点儿大,要么你把孩子请人看着,要么你再养养身体吧。”>
刘柳的优点就是听劝。>
她当初来工作时就是听劝,跟大伙儿相处这么些日子,也同样听劝。>
此刻就点点头:“那行!头一天我先报名试试。”>
“要是跟人家差距大,我就把孩子托付给院子里的老太太——反正要不了几天该采茶了,也照样要托付过去的。”>
她只是省钱省惯了,想着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
看孩子一个月1000,老婆婆没要高价,但分摊下来一天也得30多,够她一个月充手机费了。>
但年序说的有道理,这边儿工资不高,可是包吃包住生活好,她要是因为想占便宜把工作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刘柳也不犹豫了:“算了!我直接跟婆婆商量一下,孩子这就托付给她了。”>
“刚好给我们娘俩一个适应时间,听说到时候采茶,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
淡然姐也点点头:“对,不管是从长远还是你的身体和孩子的身体考虑,孩子白天托给别人都是最优解。”>
至于什么孩子的早期教育啊,习惯养成,又或者心理健康啊之类的……那都是有条件的家庭才能达成的。>
刘柳现在只要生存,只要母女俩的生存保障。>
像她小时候,家里没人看孩子,养的粗糙,都是直接拴在桌子腿上的。>
她做完决定,又看了看这些天南海北的同事,心想自己运气真好,碰到的都是好人。>
……>
而这边,乌兰很快就收到刘柳的消息,此刻不由唏嘘:“当妈不容易啊!檀檀,我这就同意了啊。”>
宋檀点头:“同意呗!”>
他们家年底给村里老人送羽绒服皮棉裤,跟蒋师傅给刘柳孩子开小灶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图什么,纯粹搭把手。>
而且像刘柳这么能干的人,自己就能奔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