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九十一章 纹板提花机

第八百九十一章 纹板提花机(1/4)

上一章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朱翊钧在北衙忙忙碌碌,到了南巡,一天只需要处理九本奏疏,这就显得他有点太清闲了,六月初七,皇帝突然让张宏将他的义子张进叫到了莫愁湖行宫。

张进面圣后,才知道陛下要去南京织造局看看,张进热情地表示了对陛下的隆重欢迎。

张进早就准备好了,织造局内内外外,全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厕所都掏了三遍,用水冲了十几遍,点上了香薰。

陛下自己耕种,而且对西山煤局、毛呢官厂十分留意,连崇古进步奖都在西山煤局、毛呢官厂颁发,皇帝既然南巡,怎么可能不到织造局去看看?

张进对于迎检做了充分准备。

朱元璋营造了南京皇宫,在紧邻皇宫西安门的位置营造了大功坊,顾名思义,都是开辟功臣的宅院,西安门外大街第一户就是中山王徐达的宅院,紧邻着大功坊的便是南京织造局。

皇帝的仪仗从莫愁湖行宫出发,用了半个时辰,抵达了南京织造局。

“这一片全都是织造局的地界吗?上次朕过来,还没有这么大吧。”朱翊钧下车,指着目之所及处,有些意识到自己有点小看南京织造局的规模了。

“陛下,南京织造局本来占地仅有一百亩,后来经过几次扩建已经有1200亩的规模。”张宏赶忙回答道:“现在有织机三万台,男女织工三万四千人,织造局周围依靠织造、棉纺为业的百姓就超过了二十万人。”

陛下上次南巡的时候,南京织造局还没有进行最大的一次扩建,所以才会震惊于规模的庞大。

“国帑、内帑一共才拿走三成的利润,而这个丝绸织造,本身就是厚利中的厚利,所以这些银子,就拿来购买附近土地进行扩产了。”张宏解释了下为何织造局这么有钱,能在南京中心地区如此豪奢的并地。

因为朝廷拿走的太少了。

最初的时候,因为规模有限,朝廷拿走的利润不多,后来织造局反复要上交利润,皇帝都没有准许,因为利益链条已经形成,往朝廷多交一厘银,向下分配就要少一百银。

织造局的肉食者们,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这些银子是公家的银子,留着不能下小银子,就只能进行扩产了。

“武大臣一句,一群土包子。

升平六号的中间马力已经高达150匹马力,这十二台升平六号铁马,能抵得上1500名工匠日夜不息的织造丝绸,成排的织机,在传动轴的带动下发出了整齐的咔咔的声音。

精钢打造的飞梭,在蒸汽驱动下快得几乎看不清轨迹,素白绸缎如流水般从机器末端倾泻而出。

朱翊钧伸手抚摸刚织就的绸缎,温热触感,让他想起昨日在莫愁湖感受到的朝阳,像是阳光穿过指缝的温润。

“好东西啊,怪不得会被人们追捧。”朱翊钧由衷的说道,他不止一次见到了机械工坊,但每次都被这种场景所震撼。

张进领着皇帝来到了另外一间厂房,这间厂房很高,当朱翊钧走进去的时候,有些惊骇,一共十八台织机,在传动轴的带动下正在发出咔咔的响声。

十八台三层楼高的庞然大物上,有数以千计的丝线从顶部垂落,如同倒挂的彩色瀑布。

数十个木箱排列在机器侧面,每个箱子里都整齐码放着穿孔硬纸板,最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纸板正被机械装置自动读取,发出有节奏的“咔嗒“声!

“这是什么?”朱翊钧大声的问道。

“打孔卡板,这是南京织造院最新营造的纹板提花机,用纸带凿孔控制顶针穿入,代替‘花本’上的经线点,每张卡板控制经线起落,八百根丝线,皆由铁马驱动,可以直接织造图案。”张进告诉了陛下。

纹板提花机,是织造院工匠们,在原来大小提花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利用纹板代替花本,精确织造图案,这是最新的发明。

“厉害!咱大明的匠人,是真的巧夺天工!”朱翊钧由衷的说道。

工坊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张进没有进一步解释,而是挥了挥手,十八台纹板提花机开始工作,三十多名织娘穿梭在提花机旁。

很快一面一匹长、二尺宽的团龙旗就织造好了,十八台纹板提花机的图案各有不同。

团龙旗看似简单,但十名绣娘,三天才能绣好一面,而纹板提花机在短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织造完成。

除了团龙旗之外,其余的图案一样的复杂。

朱翊钧在纹板提花机工坊里呆了足足半个时辰,看着一匹匹花纹复杂的丝绸、棉布织造完成,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工坊。

“陛下,这是发明打孔卡板纹板提花机的大工匠王全松。”张进在陛下摘下了耳塞和藤帽后,让一个小黄门带来了一个身材有些矮小匠人,他只有五尺高,甚至有些佝偻,年纪四五十岁。

“臣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全松赶紧行了大礼,大工匠是六品官身,松江府织造局一共就十二名大工匠。

“免礼免礼,纹板提花机,真的很厉害,朕亲眼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朕真的不务正业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