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之后,陈旭立刻命人关闭城门,并且亲自登上城台。>
利用左眼功能,陈旭清晰的看到敌军的一举一动,远远望着数万大军,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
经过刚才那场惨烈的大战,本就不到一万的守军数量直接削减一半,虽说敌人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却不影响整体实力。>
况且,城内的器械已经消耗殆尽,莫说是威力巨大的炮弹,就连普通箭矢也所剩不多。>
倘若敌人重整旗鼓,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攻破城门,到时候陈旭也只能跑路。>
“希望一切都来得及。”陈旭叹了口气。>
“大将军准备如何应对?”沐浩然焦急的问道。>
身为越国太子,他对应天府的感情远超陈旭。>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都带走,离开应天府。”陈旭直截了当的回答道。>
凭他六段的实力,要带着二人离开并不困难。>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凭陈旭的本事用不了多久便能重新组建军队。>
“不行,决不能让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沐浩然一口否定道。>
一旦城门被破,说不准这些叛贼会干出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到时候遭殃的还是老百姓。>
“放心好了,我不会把应天府拱手送人的。”陈旭目光决绝。>
“可是凭我们这点兵力根本挡不住敌人的下一波进攻。”沐嫣然担心的说道。>
“再过两天,淮安侯爵便会派兵支援。”陈旭如实说道。>
他原本想直接去淮安领兵,后来又怕两天时间应天府生出变故,于是给淮安侯爵写了一封书信命人送去淮安,自己提前来到应天府。>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
莫说是两天,即便晚出现半个时辰,恐怕就再也见不到沐嫣然了。>
“可是淮安侯爵只有一万兵力!”>
沐嫣然继续说道,她自然知道越国对各大侯爵的限制。>
“一万足矣!”陈旭拍着胸脯说道,却是没有把淮安侯爵私下的兵力暴露出来,免得沐浩然怀疑。>
以一万抵挡十万看上去有些荒唐,实际上一点也不荒唐。>
淮安侯爵手底下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收到过陈旭的特殊训练,并且装备精良,甚至有不少的火枪兵。>
只需要一轮冲杀就能把敌人的阵型攻破。>
“只怕敌人会在两日内发动攻击!”沐浩然摇摇头道。>
敌人不是傻子,知道应天府内无比空虚,否则太子也不会亲自出城迎战。>
他们之所以退去,是因为陈旭挟持了项天,一旦商量出可行的对策,必定会发动总攻。>
“那就让他们不敢发动进攻!”陈旭继续说道。>
“莫非大将军还有其他手段?”>
沐浩然大喜,误以为陈旭还藏着不少威力恐怖的装备。>
陈旭却是摇摇头“哪里还有什么其他手段,无非是在城中招兵,在人数上威慑敌军。”>
为今之计,这不失为良策。>
镇守城门不仅是士兵的责任,也是每一名应天府老百姓的责任,毕竟事关每个人的生死。>
“太子即刻发布文书,凡年满十五岁的男丁都需来应召入伍。”>
沐浩然很快命人把消息传遍全城,并且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应天府就像是嘴唇,而每一名百姓则是里面的牙齿,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得。>
一开始老百姓还有些迟疑,毕竟上战场就等于把半条命交给了阎王爷。>
可后来得之陈旭归来的消息之后,众人也壮了胆子。>
谁都知道陈旭用兵如神,而且从不轻易舍弃任何一名士兵。>
消息传出去不到两个时辰,成门内便汇聚了数以万计的百姓。>
浩浩荡荡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在整个应天府的街道上蜿蜒盘旋。>
单从人数上来看,他们已经超过了城外的叛军。>
但人数往往不是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毕竟这里大多是都是普通百姓,从未进行过操练,而且没有趁手的兵器,十个未必能打得过一个。>
当初北宋汴梁城被金人围攻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十几万金人竟是让这座两百人口的超级大城沦陷。>
所以说,陈旭不会把这些人都薅上城台,那样反倒会让敌人轻视。>
陈旭要从这数十万百姓中挑选两三万身强体壮的,即便不会舞刀弄枪,凭借把健硕的身板往那一站就会产生威慑力。>
“不合格,下一个。”>
陈旭无奈的摇摇头,从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