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的炮弹砸下去,冲在最前面的战象,又有十多头被命中,在凄惨的叫声中,匍匐在地上去。>
地面之上,木制的箭楼散落一地,站在其中的弓箭手,也被摔的够惨。>
有些紧跟在战象身边的南越步兵,躲避不及,被战象压在了下面,那巨大的压力下,被直接给压死了。>
场面上来说,有些混乱。>
好在,阮国南率领的这支南越军,征战多年,纪律严明,即便是面对明军的炮火蹂躏,他们还是一往无前的冲锋着。>
从明军的军阵这里向着前方看去,目光之中,看到的是一片由南越步兵组成的汪洋。>
冲锋中的军士,就如同一道道海浪一般,滚滚向前。>
蔡合依旧站在那里,那张英俊的脸庞上,神色格外的冷酷。>
冷酷的面庞下面,隐藏着的,同样是一颗被战争磨砺后的冷酷之心。>
在他身后,数十位军团参谋伫立,这每一个人的脸庞上,神色之间,都看不到丁点的慌乱。>
辽东军,经历过太多的战争磨练,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早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他们所面对的,都是北方那些骁勇善战的游牧民族。>
洪流般的骑兵冲锋都未曾冲垮他们的军阵,死在他们手里头的异族,早已经超过了数十万。>
而现在呢,他们面对的南越军,除了那些个战象,其他的,无非都是些装备着冷兵器的步军罢了。>
即便是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军团冲锋,他们都未曾害怕过,又怎么会害怕了南越步军呢。>
南越军依旧在冲锋,但是,很快,明军的第四轮炮击就来了。>
依旧还是实心弹,呼啸而来。>
明军炮兵的目的很明确,那便是用最猛烈的炮火,干掉南越军的那些还存活的战象。>
战象在奔跑,火炮在肆虐,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在冲锋中,不断有战象被炮弹命中,巨大的身体重重的砸在地面上。>
“传令,步兵准备射击。”当南越军进入到己方军阵三百米范围的时候,蔡合再次下达命令。>
随着这道命令,最前线的士兵,整齐向前迈步,之后,组成了若干个射击线阵来。>
数千杆火枪,整齐的平举着,枪口,对准了那些冲锋中的南越军。>
而在这之前,已经有数百军士,拿着铁锹,在军阵的前方,挖出了上千个的小坑洞来。>
在这些小坑洞内,被埋上了一个又一个大号的土制地雷。>
大军团作战,这些小动作,明军都没有刻意的去隐瞒,因为,即便南越军看到了,他们也不会在意这些。>
南越军的目的也很明确,一鼓作气,冲入明军的军阵内,哪怕中间有刀山火海,他们也不会停步。>
当南越军接近到明军军阵三百米范围的时候,最前排的战象,还剩下不到三十头。>
南越军继续向前。>
那些跟在战象后面的军士,手握着武器,嗷嗷叫唤着,以此来提高己方士气。>
战场上,除了火炮的轰鸣,有的,便只是南越军的叫唤声了。>
明军的阵线上面,步兵紧握着火枪,目光盯着前方,他们在等待,等待射击命令的下达。>
血战洗礼过的辽东军,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早已经不是战场菜鸟了。>
百战老兵,踏上战场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惧怕战争,反而会因为战场而变得兴奋。>
好战。>
或许在华夏人的历史上,也只有唐汉两个朝代如此吧。>
“射击。”>
伴随着南越军进入到军阵两百米距离,蔡合下达了射击的命令。>
同一时间里,前列阵线上,响起了那熟悉的哨子声音。>
接着,那密集的枪声,在阵线上响起。>
刺鼻的火药气味,伴随着那白色的烟幕,瞬间弥漫在了空气之中。>
在这种大军团作战中,前列线阵,每一次的射击,动用的都是近万火枪兵。>
这近万火枪兵同时射击的场面,已经不能简单用震撼来形容了。>
火枪射击释放出来的烟幕,彻底笼罩了整个明军阵地,远远看过去,连人影都快看不清楚了。>
密集的铅弹,如同一点半泼洒而出。>
两百米距离,这是燧发滑膛枪有效射击的最大距离。>
哪怕是命中率不是多高,但是,这么密集的子弹,那么密集的军士冲锋,还是有大量的南越士兵中弹。>
整个南越军冲锋的前锋上,那些士兵,如同割麦子一般,一茬接着一茬的倒下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