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73章 老朱的区别对待

第73章 老朱的区别对待(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三日后,京城之外。

杨轩来此送别师姐徐妙云。

同样还有送别蓝玉。

他和傅友德奉老朱的调令,镇守北平府。

徐达辞世,边疆重镇需要有能力的大将镇守,老朱便选了这两人。

正好,他们此次前往北平府,顺路也能护送一下徐妙云等人。

“师姐,一路保重。”

“小师弟,咱们后会有期。”

告别结束,车队随着蓝玉等人逐渐消失在杨轩的视野中。

杨轩站在原地久久未动。

此一别,又是不知多久之后才能再见。

……

大半个月后,徐妙云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北平。

朱棣带人出城迎接。

数月的分别,可把他想坏了。

一见到徐妙云,朱棣便立马上前,抓住她的手,心疼道:“妙云,一路上累坏了吧!”

“我已经让人在府里准备好了,咱们赶紧回家。”

“殿下,这里,还有人呢!”徐妙云羞赧道。

“爹爹,羞羞。”小朱高煦冲朱棣做鬼脸。

“你这逆子,找打是不是?”朱棣一个眼神瞪过去,后者顿时一缩脖子,躲在了自己大哥身后。

小胖墩儿张开手臂,把自己弟弟护的严严实实,一步不退。

“殿下,咱们还是先回家吧,莫要让人看了笑话。”徐妙云劝道。

“好,听你的。”朱棣笑道。

回到王府,稍作休息之后,徐妙云唤来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太监。

小太监红唇齿白,生的一副好模样。

“殿下,此次返回北平,父皇特意安排了一些内侍,照顾高炽他们。”

“这个小家伙我觉得不错,想把他放在高炽身边,你觉得如何?”

徐妙云对朱棣说道。

闻言,朱棣也看向小太监。

细细打量了一番,随后开口问:“你叫什么名字?”

“回殿下,小的本名马和,入宫之后,教我们规矩的公公给小的起了个名字,叫三宝。”

三宝回答道。

接着,朱棣又对三宝进行了一番简单的问话。

朱高炽毕竟是他的嫡长子,虽然他更喜欢老二,但他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让什么人照顾自己的嫡长子。

“今后,你便跟随在世子身边,照顾好世子。”朱棣心中对三宝略感满意,说道。

“是,殿下。”

……

京城。

杨轩舒服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他现在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上朝。

这对杨轩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试问有谁不喜欢抱着媳妇儿睡到自然醒呢?

可让他上朝的人是老朱,他能怎么办。

朝会上,兵部尚书上奏。

“陛下,江浙等地的刁民因不满朝廷,纠集在一起,对抗朝廷,甚至还发生了小规模的叛乱。”

“但好在,当地知府联合卫所指挥使,已镇压叛乱。”

“贼首正在押往京城的途中。”

啥玩意儿?叛乱?

那不就是造反吗?

老朱听闻,先是愣了一下,旋即大怒。

“这些个刁民,当真是找死。”

“咱当初放过了他们,没有和他们算账,他们不感恩也就罢了,还妄想对抗朝廷。”

元末天下大乱之时,江浙等地原是张士诚的地盘,不过因为他对下面的人好,所以在张士诚被老朱打败之后,当地百姓还为张士诚修建祠堂,用以怀念。

老朱知道后,大怒,提高了当地的赋税。

说是对他们的惩罚。

现在,当地百姓叛乱,又触碰到了老朱敏感的神经。

“你们都说说看,这件事要如何处理?”老朱看着百官,问道。

“陛下,这些刁民不思君恩,必须杀。”有人说道。

“否则,以后他人有样学样,影响太过恶劣。”

“陛下,臣附议。”

显然,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并不是江浙出身。

“陛下,不能杀,杀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反而会丧失江浙等地的民心啊!”有人开口。

这要么是江浙出身之人,要么就是真的为国家考虑之人。

“父皇,儿臣也是这个想法,百姓无辜啊!”

朱标站出来说道。

见此,提出用杀来解决问题的官员,便知道,这肯定是杀不成了。

朝堂上,太子殿下的意见是很重要的。

自马皇后离世,现在也就只有太子能劝得动陛下了。

见好大儿也如此,老朱的脸色阴晴不定。

他对江浙之地的百姓并没什么好感。

原因就是他和张士诚决战的时候,张士诚统治下的百姓誓死不降。

对老朱手底下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