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 > 第412章 朱标贡院染血!最后的心愿

第412章 朱标贡院染血!最后的心愿(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儿...儿想去贡院。"

朱元璋的龙纹皂靴碾碎了三块青砖,织金地毯的火焰骤然窜起七尺高。

老皇帝暴怒的吼声震得十二旒玉藻乱颤:"你咳着血还要为那些酸儒拼命?

他们写的策论能抵得上你半根头发?"

鎏金更漏倒转第四周时,朱标喉间涌出的血珠竟悬在半空。

暗红色液体凝成洪武六年的凤阳城廓,坍圮的城墙下蜷着个襕衫书生。

那人的破旧书箱被暴雨冲开,泛黄的《四书章句》泡在泥水里洇成墨团。

"陛下记得那日...咳咳..."朱标的指甲抠进蟠龙柱浮雕,"那书生说'寒窗三十年,不如权贵门房一封帖'..."悬空的血城突然坍缩成赤色流星,钻进朱元璋玉带暗纹的北斗天枢位。

朱元璋战袍下摆的无极纹忽明忽暗,四十年前滁州城头的箭啸声在藻井回荡。

老皇帝攥住儿子手腕的力道松了三分,却仍梗着脖子怒喝:"咱把天下读书人的嘴都缝上,看谁敢说你半句不是!"

"父皇!"朱标突然暴发的力气竟拽断了龙袍系带,北斗七星暗纹顺着织金云锦爬上他脖颈,"儿要让天下寒士知道...咳咳...奉天殿的灯...没灭..."

奉先殿三十六盏长明灯应声爆裂,飞溅的灯油在虚空凝成三百六十颗火珠。

那些炽白光点绕着朱标旋转三周,突然化作漫天星斗坠向北方。

朱元璋腰间玉带砰然断裂,露出内衬里用陈友谅血写的"奉天承运"四字。

"混账!"老皇帝抬脚踹翻青铜仙鹤灯台,幽蓝火焰舔上织金幔帐却瞬间结冰,"当年就该把那些腐儒的舌头..."他的怒吼戛然而止,因为朱标胸口北斗光斑正映出紫金山巅的贡院轮廓。

更漏铜壶突然发出裂帛之音,子时寒风卷着雪粒撞开雕花槅扇。

朱元璋战袍上的五爪金龙无风自动,龙睛迸发的金光刺破殿内翻涌的紫黑雾气。

那些裹着冰碴的北风掠过病榻时,竟将朱标鬓角白霜吹作春柳新芽。

"陛下可还记得..."刘伯温上月进献的河图洛书残页在御案上簌簌作响,"荧惑守心之夜,紫微垣总要亮起七盏引魂灯..."老尚书的声音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传来,却又近得像是响在朱元璋齿缝间。

朱允炆的绣春刀突然自行出鞘三寸,刀身映出的不是奉先殿景象,而是风雪漫天的贡院匾额。

少年太孙惊觉自己皂靴上的螭纹竟在青砖投下龙形暗影,那影子正朝着北方星位缓缓游动。

"标儿若执意要去..."朱元璋染血的指尖突然结出冰霜,九龙团云纹在战袍上拧成玄铁锁链状,"就让应天府昌星轨:"紫微垣东南有客星犯界,恰应了..."

"够了!"朱元璋抬脚踏碎冰面,飞溅的碎冰却悬浮成新的星图。

那些晶莹的星子映在他战袍金龙眼中,竟让龙睛淌下两道血泪。

老皇帝浑然不觉自己鬓角白霜正逆生长,四十年前滁州城头的铁血杀气从瞳孔漫出。

鎏金更漏突然发出编钟般的嗡鸣。

子时的最后一滴水珠倒悬成卦,将朱允炆的龙形暗影投射到《科举名录》的末页。

少年太孙惊觉自己的影子正伸手触碰"洪武二十四年状元"的位置,而那处墨迹突然洇开,露出底下血写的"夭"字。

病榻上的朱标突然坐起。

他胸口的北斗光斑大炽,将整座奉先殿照得如同白昼。

那些悬浮的冰晶星图在强光中消融,化作带着墨香的春雨洒落。

太子枯槁的手指终于抓住朱元璋战袍下摆:"父皇...儿要亲眼看...看贡院的杏花..."

老皇帝暴突的青筋在额角跳动如困龙。

他染血的指尖悬在朱标百会穴三寸,忽见名录中的某个"贤"字化作喜鹊,衔着星辉落在太子肩头。

奉先殿三十六处龟裂的青砖缝隙里,竟钻出带着贡院墨香的嫩绿新芽。

刘伯温的紫檀木匣突然自行闭合。

匣面北斗七星纹与藻井星图同时熄灭的刹那,北方的雪云裂开缝隙,一缕晨光穿透冰晶卦象,正照在朱允炆绣春刀新生的铜绿上——那斑驳痕迹,恰似文昌星宫隐秘的疾厄纹路。

奉先殿的星辉还未散尽,刘伯温的鹿皮靴已踏碎东宫檐角垂落的冰棱。

老道袍扫过承乾殿门槛时,紫檀木匣里的龟甲突然发出裂帛之声。

"殿下可知今夜紫微垣东移三度?"他抖开星图,北斗杓柄正指向太子眉心血痣,"文昌入疾厄宫,主考官当有血光之灾。"

朱标咳嗽着将暖炉推向星象阁方向,青铜蟠螭纹炉盖上腾起的热气竟在空中凝成"乙巳"二字。

这是明年科举年号,却在触及北斗光斑的瞬间化作青烟。

"孤这副残躯,本就是引火的灯芯。"太子枯瘦的手指划过《科举新制》奏章,纸页间突然窜起幽蓝火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