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玄幻魔法 > 风流三国 > 第三十四章 论曹

第三十四章 论曹(1/2)

上一章风流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岂知张浪却笑道:“众位无须动怒。若是几位将军不愿,就算是杀了他们,他们也不会为了生存向吾等低头!”

在场之人无不敬佩,都是铁血的汉子!

连同张郃在内的几人全部被押送至张浪府上。

张浪首先对张郃道:“张将军与诸位将军皆是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张郃道:“既已被你擒住,要杀要刮悉听尊便。无须多言!”

除了张浪、郭嘉等几位谋事外,在场之人无不怒气冲天。

郭嘉见状接道:“张将军,方才城下与嘉所言是否肺腑之言?”

张郃不假思索道:“句句事实!”

郭嘉道:“如此甚好。嘉当众再问诸位将军一次,诸位都是将材,但诸位是否能说出为何而战?”

张郃道:“方才已与先生说过,为天下的穷苦百姓而战,为明主为战!”

其余几人也道:“正是!”

张浪道:“如此甚好。几位以为当今天下谁为明主?”

几人立时楞在当场。

张浪看出几人似有难言之隐,便道:“几为将军直说无妨。”

这时高览从堂外走了进来,见堂中几人正是旧识!

高览没有招呼几人,而是直接走到张浪面前道:“主公,此几人正是高览于本初公手下任职时的旧识。”

有了高览的回答,张浪更加肯定了几人的价值。张浪皱着眉头没有答话,高览见状以为张浪不满几人跟随曹操,可能会杀掉几人。立即求情道:“主公,几位将军皆是将材,才武功皆在敬志之上,吾知主公惜材,眼前几人正是人才啊。”

张郃与其余几人皆怒道:“高览你这无耻小辈,背叛主公。”

高览没有答话,而是默默的接受着他们的辱骂。

张浪见此情况便道:“几位将军不必动怒。张郃将军我已认得,其余诸位将军是?”

见张浪问到自己的身世,几人也毫不隐瞒。

倒不是他们怕死,相反而是觉得自己行得正坐的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其中一人道:“淳于琼,字仲简,豫州颖川人。”

另外两人皆抱拳道:“颜良!丑!”

几人这一报上家门,张浪可高兴得合不拢嘴了,呵呵笑道:“几位将军大名是如雷贯耳啊!几位将军似乎还没有回答吾方才所问?”

张郃首先道:“当今天下三分,谁为明主?吾以为几位都有过人之处!”

张浪道:“那你倒是说说看你对吾和曹丞相等人的看法!”

张郃道:“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张浪却道:“曹操算得上一个标新立异的改革派,但他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又是非法理性的独断残酷无情。他虽"挟天子以令诸侯"感震天下,却又始终小心奕奕保护着苟延残喘的旧势力的代表刘汉王朝,至死不渝,抛弃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革命,堕入了半途而废的结局。

曹操广屯田,修水利,倡节俭,轻徭薄赋,抑制豪强,为天下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无休止的争权夺利,无意义的军阀倾轧又惨杀了大批降卒和劳力,更深地加重了百姓的痛苦,阻滞了社会的进步。伸出去力图改革的大棒打在了自己的脑袋上,田野里只有多些白骨,多些流民,多些啼饥号寒的哭声而已。”

张浪心道:“曹操渴仰贤才,广纳善良,不止一次地下过招贤令、求言令,确实给当时人妖莫辨的污浊社会吹进一股清新之,让有报复于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线希望。但他对网罗来的人才首先一条要求是他们必须无条件地为曹氏集团服务,俯首帖耳地听命于他一个人,任由他私欲野心的驱使。否则,稍有不苟,必遭惩罚。这种手段和心胸又极大地摧残了天才们才华的发扬光大。孔融、杨修、荀彧、华佗这些世上少有的奇才惨死于他的手中,就彻底撕毁了他伪善的面皮。

曹操多才多艺,不仅在军事上是个统帅,在、音乐等等艺术方面也多有创见。他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成为坛上一代新的标志。然而,他又没能达到顶峰,囿于开创而无大建树,著述不多难成系统,成就和影响远远不如他的两个儿子。他写诗注重内涵的张扬而忽视形式地变革,新酒装进老瓶子,新酒也便成了无根飘蓬。

曹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风流三国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