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2-0219:05:38

冯庸义勇军的全称为冯庸大学义勇军。冯庸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而且它有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那就是实行全免费。

该校创办人冯庸与张学良是结拜兄弟,两人虽不是同月同日,却是同年出生,关系非常好。冯庸倡导教育救国,而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当时的沈阳人甚至把冯庸大学与东大营、北大营相提并论,称为“西大营”。

然而一个“九一八”事变,几乎改变了所有东北人的命运。冯庸大学也是如此,他们不愿在日本人统治下苟且偷生,遂从校长(冯庸自任)到学生,都一个不剩地撤入关内,并成立义勇军,发誓要把日本人赶出东北老家。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在长江沿岸监视敌舰,却不料现在的后方一眨眼就变成了前线。

考虑到这些学生继续留在这里只能做无谓的牺牲,因此宋希濂在向他们了解浏河的情况后,命令他们立即自行转移到后方安全地带。

中国的读书种子们,你们还不是军人,你们应该继续活下去,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留一点未来的希望。

对于宋希濂来说,再到七丫口去阻止日军登陆已经来不及了,现在能做的,就是保住浏河。

有一个地方,是日军的必经之路。

它就是浏河西端的茜泾营。

521团第1营立刻向该处行进。没想到,日军来得还要早,一见面,二话不说,双方先来了个见面礼——打一通白刃战。

在这里,宋希濂总算看到了已归属他指挥的教导总队第1营。

都是第1营,宋希濂部在左翼,教导总队在右翼,向日军发起进攻。

但在人数和实力上,宋希濂已经处于劣势,而这种劣势还在不断扩大:日军登陆部队不断上岸,也就能不断增援过来,中国军队却迟迟上不来人。

原来是这时候汽车都被炸没了。大家只能跑步前进。

两条腿走路,还得防着上面的飞机轰炸,当然慢了(“敌机二十余架密罩天空,一律低空飞行,掷弹如雨”)。

下午3点,521团第2营到达。

6点,第3营也气喘吁吁地赶到。

可惜这时日军早已占领茜泾营。

宋希濂本想等另一个团(522团)到达后,乘夜发动反击,把茜泾营再夺回来,但他望穿秋水,都深夜11点了,还是连个影子也没见到。

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应该明白,此时浏河丢失只是迟早的事了。

浏河一失,善通寺师团必然从左侧背南下,与正面金泽师团遥相呼应,形成迂回包围之势。

另一方面,经过金泽师团一天来不顾代价的疯狂进攻,守军的多处防线被突破,再想反击也已是力不从心。

下面究竟怎么办?

这是一个考验战场最高指挥官的严峻时刻。

何去何从,多少人的生死,尽在一人判断与选择之中。

蔡廷锴,你必须尽快做出决择。

第一个是判断:在这一局中,中方败了。

第二个是决定:

宁小败,勿大败。

某些时候,打仗也像在炒股票,如果你眼见形势不妙,还把股票紧紧地握在手上不肯抛售,蒙受的损失也许会更大更惨。反过来,如果你有自认晦气的清醒和勇气,栽了就是栽了,能抛的赶紧抛抛掉,那样说不定还能剩下一点本钱。

烧柴的机会以后还多的是,只要你能把青山留住。

尽快撤退。

目的地是第二条防线——嘉定、黄渡防线。

但退,是一门艺术。

甚至是比进攻更为复杂的艺术。

如同进攻时亦左亦右一样,蔡廷锴也必须在撤退前搞出比进攻还要大的声势来。

他用的办法是玩了命似地跟日军死磕到底,状如疯狂。

(241)

2009-12-0309:01:22

直到3月1日下午,日军根本看不出中国部队有一丝一毫要撤退的迹像。因为战斗已经打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在正面战场,蔡廷锴把所能派上场的预备队都派了上去,就差他本人端着枪上去冲锋了。那架势,不光是要保住他自己的阵地,似乎连植田已经含到嘴里去的那一份都要让他给吐出来。

仅一个八字桥争夺战,守军三失三得,19路军营副以下当场战死的就有300多人。金泽师团也没能讨得什么好,人马死伤无数不算,光坦克车就毁了3辆。

短兵相接处,双方更是杀红了眼,直接用剌刀相互招呼,反正你给我一枪,我就捅你一刀,不手拉着手一起上阎王殿就决不算完。

碰到这号不要命的对手,植田被整得够呛。打到下午,他手上也没预备队可用了。

下午3点以后,金泽师团锐气全消,无力再发动大的进攻。

蔡廷锴的玩命死拼,给白川这个老狐狸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