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1/4)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2-0518:27:08

早在日俄战争期间,他就利用担任驻上海领事馆助理的机会,弄到了俄国舰队将从金兰湾北上的情报,从而为日本海军取得大海战胜利立下了大功一件。

一个小小的领事助理,能够起这么大的作用,不由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松冈自此就引起了日本朝野瞩目。

以后,这厮还做过关东都督府(关东军的前身)外事科长、“满铁”副总裁、政友会议员,所到之处,都无一例外要摆出肌肉男的造型,很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重光葵拉松冈出来的用意很明显。因为松冈这时候也是赞同在国联大会召开前,让自己政府找台阶下的。

松冈赞同停战谈判,除了有国联因素、犬养关照(首相特使嘛,派他到上海就是为此而来)外,还与他的“满洲情结”有很大关系。

别忘了,松冈可是在“满铁”混过好多年的,那对满洲可是大大的有“感情”。

他像当时的很多日本要人一样,认为日本最应该吞并的是东北,担心如果日本在淞沪战场上陷得太深,会影响到“满蒙大计”。

看到连松冈这样的“超级激进男”都主张及时收手,白川不得不冷静下来。

这次谈话足足进行了4个小时。白川终于接受了重光葵关于向全军发出停战令的建议。

下午1点,他在停战令上签字。

一个小时后,停战令正式发布:“本司令官(白川)决定,只要中国军队不采取敌对行动,我军将暂时原地不动,停止战斗。”

但在白川心中,仍然对全歼中国军队存有很大希翼,并且信心十足。

只要占领一个地方。

葛隆镇。

停战令是签署了,但军队早上就派出去了,所谓覆水难收是也。你们就瞧好吧。

白川暗自得意。

说真的,这老小子确实是有两下子的。

初到上海,他看中了一个七丫口,结果差点使中国军队陷入被包围歼灭的命运。

仅仅2天后,他伸手指向了地图上的另一个地方。

同样是命门所在。

葛隆镇位于嘉定以西,黄渡以北,沪宁铁路以东。一旦占领这里,第5军和19路军的归路就等于被切断了,后果不堪设想。

白川:我用不着再在嘉定和黄渡跟你们一点点磨。我相信,只要断了你们的后路,那个崩溃的人必然就是你们。

欲保葛隆,必守娄塘,后者是前者的屏障。

娄塘镇距浏河仅仅15里路。

3月3日凌晨1点,日军善通寺师团前锋千余人部队率先朝此袭来,并与在此驻守的孙元良旅第517团的三个前哨连交上了火。

“一二八”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次恶战开始了。

(250)

2009-12-0610:58:26

实际上,张治中事前并没有料到白川会到这里来断他的后路,他把重点仍然放在嘉定城的攻守上面,所以部队实际上是仓促应战。这使局面一度非常被动。

517团的那三个前哨连一共也就几百人,担负的警戒线却有三千米宽,也就是说防范的面实在太大。

2小时过后,三个连便只剩下了两个连,而且被冲上来的日军团团围困住了。

就这样,后面的日军仍然如同潮涌一般,不断朝娄塘杀来。

早上8点,善通寺师团已在娄塘附近集结了4千主力,频频向517团主阵地发起全线攻击。

当时危险到什么程度,就差一步,日本兵就可以端着剌刀冲进位于娄塘的517团团部里面去了。

幸亏该团的一个连(第1营第3连)挺身而出,拼死力战,才把日军暂时击退。

10点,旅长孙元良亲自来到团部,一面加强指挥,一面向第5军军长张治中紧急报告敌情。

张治中知道娄塘情况危急,必须迅速派援。

此时与娄塘靠得最近的是嘉定,在这里固守的是俞济时师主力。

派俞济时师北援?

日军早已兵临嘉定城下,这样一来,也许正投其所好。可能不仅解不了娄塘之困,还会因嘉定之敌长驱直入,使局面变得更糟。

俞济时能守住那里,不让日军过来,就算对得起大家了。

想来想去,又想到了那个救命稻草——88师独立旅(税警总团)莫雄团。

自从倒霉的王赓被解除职务后,莫雄就代替了他的位置。这一路过来,税警总队一直为主力撤退打掩护,功劳着实不小。现在莫雄团就驻在蓬朗镇,位于葛隆和娄塘的侧后,让他们从背后增援,是个再好不过的主意。

张治中的思路立刻清晰起来。他发出命令,位于嘉定的俞济时师策应右翼,先期奉命从浏河撤至太仓的宋希濂旅掩护左翼,居中的莫雄团则火速增援,以这样一个品字阵型,确保即使在最紧急的情况下,日军也无漏洞可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