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4-1008:21:54

孙元良进城门,爬云梯,后面还有人跟着,而且一跟就跟进来三百人,全是熊本师团的部队。

罗卓英恰于此时赶到,急忙像光华门一样组织封堵,费尽气力,才干掉了这三百日军。

作为“土木系”的二当家,罗卓英仗不知道打过多少回,虽然暂时转危为安,但已感到情况不妙。

他对身边的参谋说,人生总有一死,死在南京,还可葬于钟山之下,值了。

罗卓英回去把情况一说,唐生智照实通过无线电台向老蒋进行了汇报。

此时距离南京保卫战打响,已有10天,超过了老蒋当初要求的一周之数,他在研判形势后,遂由驻扬州的顾祝同转告唐生智:可以从南京撤守。

唐生智作为三军统帅,自然应该先渡江到浦口去,这道理,跟美军在菲律宾被困时,罗斯福死活要把麦克阿瑟接出一样。更何况,从个人关系上来说,蒋也确实欠了唐一个不小的人情。

但当顾祝同要求唐生智马上就走时,后者还是马上予以了拒绝。

我不能只顾自己一个人的死活,即使要撤,也应该向各部长官交待清楚才能走。

这时候的唐生智恐怕还不完全相信南京守不住,三个月困难了一点,难道守三周都守不住?

现实给出了一个无情的答案。

12月12日,熊本师团再次越过中华门,这回的缺口就怎么也堵不上了。

随之,全城的防守都进入绝望时刻。

孙元良手下的旅长朱赤(黄埔3期)陷入包围,麾下只剩一个特务连,他命人把阵地上所有的手榴弹都放到一起,并用导火索串连,等日军冲到近前,拉响导火索,将这帮鬼子全炸上了天。当天,朱赤与特务连官兵全部战死,标志着孙元良师主力不复存在。

中华门被攻破后,曾在光华门反击战中建功的易安华(黄埔3期)三面受敌,这位颇有文才的武将奋战到最后关头,实践了自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誓言,战死之后尸骨无存。至此,王敬久师亦完全丧失了元气。

张灵甫此时也在南京城里,由于有伤在身,王耀武一直要求他尽快过江医治,但他始终置若罔闻,不肯轻离火线,乃至当军长俞济时见到他时,已经脸色苍白,全身绵软无力。

俞济时立即卸了他的团长职务,强令其随轮船过江。一个威猛如斯的都下去了,说明74军同样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南京城确实已到了无法再守的程度。

唐生智将师以上将领全部召至唐公馆开会,他最后问了一句:南京现已十分危急,各位尚有把握再守卫否?

无人作答,房间内空气冰冷到能使人的血液凝固。

唐生智再也不用问了,撤退显然已不可避免。

对于如何撤退,唐生智前天晚上已进行过仔细研究,对于各支部队什么时候撤、谁先撤谁后撤、从哪里撤,都有明确规定。

他把已油印好的撤退部署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并且强调:战争不是在今天结束,而是在明天继续,我们以后还要再打下去。

唐生智规划的撤退路线,是除下关的宋希濂师以及少数部队外,大部分往南京城外冲,然后向浙皖转移。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明智的决定,因为如果过长江北渡,一者日本海军已开始进入江面,二者也缺乏足够的船只,而当时城外虽布满日军,但是空隙仍然非常大,只要有勇气,是一定能冲得出去的。

唐生智究竟有没有对撤退作过明确部署,这点相当重要。

(1099)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