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1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4-77:14:00

何应钦想把教导总队调到四川去,扩编成三个军,唐生智急了,说你要这么干的话,南京根本没法守,这个卫戍司令我也当不了。

最后老蒋拍板,留下六个主力团,三个补充团以及炮兵、骑兵等特种部队则撤至后方。

铁卫队,这是老蒋在南京保卫战中投入的最大血本了,而在这支御林军中,也确实出了好几位日后赫赫有名的战将,其中之一,就是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黄埔2期)。

南京保卫战打响的时候,总队长桂永清带着一个团在东南雨花台的光华门防守,邱清泉则率教导总队主力在东面紫金山组织防御。

近代历史上,南京迭遭兵燹。离得最近的两次,一次是太平军攻城,一次是湘军攻城,但两次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先行占领紫金山。

紫金山是南京的最高点,占领这里,就等于把握了主动。

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湘军,都是凭紫金山之高,用火力压制住对方,然后再顺势炸塌城墙,从太平门攻进城去的。

紫金山一旦有失,太平门则危,而南京两次被攻陷的历史将原地复制。

对紫金山发起冲击的日军主力,为京都第16师团。这个师团既是老师团,登陆以来又未受到什么损失,因此特别张狂。

显然,邱清泉身上的担子很重。

一般人印象中的邱清泉,似乎是一副呲牙咧嘴的武夫形象。其实大谬不然,这位的经历与张灵甫等人颇为类似,都是小学老师出身,一儒雅书生耳。

民国时代的一批出色战将,从黄维、胡宗南,到张灵甫、邱清泉,早期都做过孩子王,这一点看似偶然,其实并不偶然。

作为那个时代的精英,这些人无疑都信奉过“教育为立人立国之本”,但纷乱的战火,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如果不能投笔从戎,横刀立马闯天下,他们只能被遗忘和淘汰,更不用说实现自己的救世理想了。

弄潮儿往潮头立,哪怕在大浪面前被冲得体无完肤,既然选择了自己将要从事的生涯,也就决定了今后的命运。

只是“落花恰似坠楼人”,命运所属,又有谁真正说得清,道得明。

邱清泉的后期求学生涯,也和张灵甫几乎一模一样,只是一北一南,张灵甫考上的是北京大学,邱清泉则毕业于上海大学,而且当年同样是校园里的热血青年,从军后一个泼墨挥毫,一个吟诗作赋,都称得上是十足的懦将。

邱清泉在黄埔学的是工兵科,参加北伐时,曾把地道一直挖到武昌城下。

那时他的崇拜对象,大抵是封神榜里的土行孙,之后便又重做教书匠——到黄埔军校政训处当少将处长。

老蒋要发展教导总队,领头的光有黄埔资历,没有外国文凭不行,于是先后派出几批人到德国留学踱金。

桂永清是首批留德学生,毕业于德国步兵学校1930级,而邱清泉则要晚上几年,毕业于德国陆大1937级,七个月前,刚刚从海外学成归来。一回来,即被授以教导总队参谋长一职。

邱清泉在德国最感兴趣的,仍然是老本行,即工兵科。紫金山防御战,给了他检验学习成果的机会。

他虽然没参加前面的淞沪会战,但却一直关注和研究着战况演变。研究来研究去,得出一结论,打仗,不能没有纵深防御。

第10军自金山卫登陆后,我们之所以会出现防线崩溃,皆因无纵深之故,击破一点,全线完完。

(109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