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2-2619:57:40

作者:马飞宇回复日期:2009-12-2615:02:14

仅通化一战,日伪军就被打死1000多人,义勇军挖了一个超级巨坑才收拾干净。————————————————————————————老关战果真的这么大吗?有点不可思议呵呵我党的平型关大捷也不过如此啊

————————————————————————————

东北义勇军战斗力肯定是不能和老八路相提并论的。史料上的这个数据“日伪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指伪军。

2009-12-2620:00:16

和原来预期的相比,调查团已经是姗姗来迟了。

李顿一行是3月14日到上海的。按照一般行程,如果坐火车,几天后就能出关。

事实是,直到月底,他们也没能到东北。

游山玩水去了?

确实绕了一下,去过湖北四川山东天津,但时间不是很长,主要是按照国联的要求进行中国国内情况的调查。

那关内调查完了,总该在东北现身了吧。

又过了大半个月,还是没到。

这真是奇了怪了。我看《曾文正公家训》中,曾国藩从北京到湖南,一路上行行止止,也没有火车汽车出租车,半个月也到家了。怎么这个调查团如此之慢?

调查团的同志们,再心不在焉,也不能这么应付差事啊。要知道,全世界的目光都看着你们呢(那时候的所谓全世界,主要是指欧美和亚洲的几个小国家)。

事实上,调查团早就到了华北,并会见了“九一八”事变的当事人之一——张学良。

可是到了山海关却被一个东西卡住了,出不去。

这就是所谓的顾维钧的入“满”问题。

按照国联决议,调查团委员以李顿为首,由英美德法意五国代表各一人组成。除此之外,为协助调查团工作,中日双方还要各派一人出任顾问。

这个顾问有两个要求。一是不能是政府成员。也就是公务员不能要,免得你假公济私。二是必须在外交上是一把好手。否则你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

这两个条件,有外交奇才之称、刚刚辞去外交部长一职的顾维钧全都符合,中国方面当然就选他了。

谁知正要入“满”出关时,伪“满洲国”却意外地提出来,说别人都可以来满洲,只有顾维钧例外。

在这个问题上,日伪其实纯属没事找茬。

到现在为止,满洲国成立是成立了,可是热闹过后却发现无人捧场,也就是说没人愿意承认他们。

本指望和第一站就到日本来的国联调查团好好说说“满洲国”的那些个事,可人家没好气地来了一句:满洲国是什么?我们不知道,也没兴趣知道。

此时的“满洲国”就像那个戴顶帽子就想装人样的猢狲一般,只好涨红着脸,跑一边去了。

郁闷啊,一定得想点办法才行。

事情交给了伪满“外交部”。这个部门的一把手叫谢介石。

他是台湾新竹人。

当年跑到满洲来碰运气的,除了日本人、朝鲜人,还有台湾人。

那时候的台湾人其实也就是日本人。

这个好象有些不对。但我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或思维模式来看问题。台湾割让那么多年,总督都换了好几个,而且客观地说,日本在台湾的治理还是不错的,也很注意收买民心。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要比蒙古人聪明多了。蒙古人即使是建立元朝后,在中原仍然是想怎么胡来就怎么胡来,就好象这个家不是他的。日本人则不同,属于拨着算盘过日子、平时买个青菜萝卜都要记明细帐的那一类,虽然他一到中国大陆就会失心疯一样地乱打乱杀,可那是因为明知都不是自己的东西,糟蹋了也无所谓。

台湾你试试看,锅碗瓢盆哪一样弄坏了,最后还都是自己买单。这种傻事他不干。

我看到过一则回忆材料。说抗战胜利,台湾回归后,当地人发现来接收的民国政府并不像原先想像的那样好,很多人甚至都怀念起了日据时代。

这恐怕是事实,虽然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读了以后可能心里会很不爽。

谢介石为了出来混,还把他的日本国籍改成了中国国籍——抗战胜利后,理所当然地被做为汉奸抓了起来,这是他当初怎么也想不到的。

彼时的谢介石却是台湾人的偶像。因为台湾是个小地方,像他这样,能在外面做到这么大官的,还是第一个。据说,当时沿着他的“成功足迹”,跑到满洲来求“发展”的台湾人有成千上万。

有着中国国籍,却有着日本和台湾情结的谢介石,当然不会向着中国说话。不过一般情况下,外交部还轮不到他说话。他的下属比他还牛。

一般情况下,他得听他下属的——外交部次长大桥忠一。

(290)

2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