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10-1111:12:42

唐淮源,云南江川人,时任第3军军长。

唐淮源是个略显固执的人,也可以说是有些“愚”。有一次打仗,眼看打不过了,唐淮源说要撤,而同僚反对,最后还是撤了回来,途中丢了门大炮。

那个时候部队有一门大炮都不得了,往往打仗输赢全靠它。同僚因此责怪,说我说的吧,要不撤,大炮就不能丢,你还是太胆小。唐淮源一听就急了,两人吵着吵着,竟然操起家伙式儿打了起来,结果老唐脑袋上挨一扁担,终生留下一疤。

唐淮源在云南滇军中本来已做到了前几把交椅,后来唐继尧杀回云南,要夺他的权。大家事先说好,找个空地方单挑,谁败了谁下台。

唐淮源败了,于是他二话不说,带着部队走了。

退出云南后,唐淮源从师长干起。某天上面来人视察,私下要打点费,老唐没理他,那厮没捞到好处,回去后就气呼呼地给打了个差分,将唐淮源由中将师长一下子降到上校师长,比下级的军衔还要低。

这样的“愚人”,本来是不适合在场面上混的,唐淮源自己说过,他之所以能忍受得下来,全是因为要顾及自己的母亲。

唐淮源未满周岁时,就被父亲弃养,由母亲一手带大,因此事母至孝。由于家里实在太苦,他便去报考了云南讲武堂,当时由于身上长了痔疮,他害怕让学校知道后不予录取,于是偷偷地跪在地上朝天祈祷,反来复去地说一句:老天爷,求求你让我好了吧,这样我才可以谋得一官半职,也才有能力让母亲免受饥寒。

等到当了大官,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唐淮源因在社会上屡遭挫折,一度欲效仿他人退隐,但这时抗战爆发,他想到要给母亲争取更大荣耀,来安慰老人家,所以又毅然留在军队里。

1939年,唐淮源老母病逝。他在回云南奔丧后,便对家人说:我这一生都是为了母亲,现在她不在了,我也就一无牵挂,此身当为国有!

唐淮源的第3军大部分为云南子弟兵,他们是中条山战役中表现最好的少数部队之一。

通过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第3军给日军以很大杀伤,但当时的局面已非区区一军所能挽救,经过几天的厮杀后,部队伤亡大半。

5月11日,唐淮源见整体冲不出去,决定化整为零,分路突围。分别时,他郑重告诫下属: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3军开其端。

中国民间有一个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说法,即大将忌犯地名。5月12日,唐淮源被困于悬山,此地又称唐王山。

王者亡也,唐淮源组织残部三次突围都突不出去,已经弹尽粮绝,此时下起了滂沱大雨,他屏退左右,一个人走进一间土屋。

一切都显得那么糟,但是我尽力了,现在是给部下们做个榜样的时候。

第3军军长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宁死也不愿成为敌人的俘虏。

他的部下果真追随而来。第12师师长、云南腾冲人寸性奇得到消息后说了一句:当初忻口战役有郝梦龄、刘家骐一道殉国,第3军打了败仗,牺牲两位军师长也是应该的。

5月15日,寸性奇右腿被日军炮火炸断,不愿被俘受辱,遂用腰中佩剑自尽而亡。

6月15日,中条山战役(又称晋南会战)结束。

日方指挥中条山战役的是由参谋次长转任“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多田骏,一个月后他便回国,并因功晋升为大将。

中条山战役与几个月前的上高会战形成强烈反差,可以说是抗战以来打得最差劲的一仗。经此一战,中条山的第5、第14集团军大部分都损失掉了。据日方统计,中国军队当场战死4万2千人,被俘达到3万5千,而日军死伤3千都不到,悬殊十分骇人。

蒋介石羞愤交加,接连用了“最大之错误”、“最大之耻辱”来进行评价。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卫立煌被免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本兼各职,同时革除陆军上将衔。

(1419)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