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1-1914:16:34

在这一点上,苏炳文比马占山更早认识到日人之狡诈与不可信,因此对任何有可能陷自己于牢笼的举动和安排都保持着相当的警惕。

参加伪满洲国建国仪式的邀请函发过来了,谢绝。

仙台师团多门师团长邀他“到省城一晤”,谢绝。

马占山反正后,本庄繁有些急了,怕苏炳文那里再有异动,便派人找到苏炳文,拿出3个职位:中东铁路护路司令、“满洲国”军政部部长、黑龙江省省长,放在他面前,让他任选一项。

这对一般人而言,大概是很难抵挡的诱惑。

谢绝(“才力威望不足,难以胜任”)!

在坚决不上套的同时,苏炳文又非常聪明地保持着与日伪若即若离的一种关系,名义上他服从“满洲国”,但“江省政府”必须给他提供军饷,不硬顶日本人,但日军也无法涉足海满。

背地里,他则与参谋长谢珂一起,争分夺秒地进行着备战。

缺兵源。把从东北占领区逃出的爱国学生集中起来,经过挑选编成学生连,并以此为骨干招募新兵,组建新的步兵团。

缺武器。他和老北风一样,都打起来了从沈阳兵工厂中逃出的技术工人的主意,把他们召过来,办了一个秘密兵工厂,可批量生产手榴弹和地雷。

缺物质。苏炳文通过各种渠道,预先储存了一个月的军粮。此外,他还借护路之机,从“满洲国”货车上扣留物质,以备作战使用。

尽管如此,他仍然一直处于蛰伏状态,静待时变。

这时候他看到马占山元气尚未恢复,而武藤调任关东军司令官后,各地义勇军纷纷失败,知道不能再等了。

再等下去,北满就危险了。

1932年9月27日,他忽然发作,一声号令,义军群起响应。

这是一个预谋已久的行动,日本方面毫无防备。

事发前,苏炳文发了一个请帖,邀请当地日本军政要员与会,说是要请他们来纪念孔子诞辰。

这些日本人对给孔子过生日当然并不上心,他们即使有偶像,也轮不到孔子,那是天皇。但想想也不能不去,毕竟苏炳文是一地头蛇,得罪了以后大家不好办事,便一个不少,全来了。

会上,日本驻满洲里领事山崎诚一、特务机关长小原重孝、伪国境警察队队长宇野乖乖就缚,被一网打尽。

抓他们干什么?做人质。打仗的时候可以让对方投鼠忌器。最起码,宇野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他的警察队被包围后,还挺拽,歪着个脑袋拒不投降。

苏炳文就把宇野给他们带到前面来,后面再架上一大炮。让宇野喊话劝降,要是不听,后面就要来上一炮。

二话不说,全缴械投降了。

1932年10月1日,苏炳文在海拉尔正式宣布起事。所部官兵,每人胳膊上套一袖标:“铁血救国”。

苏炳文的异军突起,使大难不死的马占山精神为之一振。此时马占山已利用本庄繁拿他“人头”冒功的机会,在齐齐哈尔东北部的讷河再招旧部,在短时间内就聚集起新的人马。

两人共商后,都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地方——

齐齐哈尔。

(363)

2010-01-1914:31:34

作者:八十块钱行不行回复日期:2010-01-1912:14:17

写的很好,如果再多加点关于国民政府里面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就更好看了

————————————————————————————

国民党内的内斗,最激烈其实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到“七七事变”时党内包括汪精卫等人已无能力与之抗衡。有关情况希望能在纸质媒体上予以增加。

2010-01-1921:44:43

在这里,我们要重铸江桥之战的辉煌,打出东北军人的血性,因为这也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周润发”、“李修贤”,喋血双雄,再战江湖。

照旧,在无情的枪林弹雨背后,仍然会飞过一群白鸽——所谓和平不是没有可能,但那是要我们用牺牲作代价才能换来的。

这次会攻,部署相当周密,从四面八方形成了对齐市的包围。

东路,由马占山部邓文出击,攻打齐市东南的的安达镇。

西路,由苏炳文亲率,直取齐市西南的富拉尔基。

南路,由马占山部李海青攻打昂昂溪。

北路,由马占山亲率,直逼讷河的拉哈站。

为防日军从哈尔滨增援,马占山部才洪猷沿呼海线进行截击,作为策应。

富拉尔基离齐市很近,只要通过嫩江大桥,就可进入城区。

巧合的是,当年参与江桥之战的仙台师团就在嫩江对岸,防守部队是长谷旅团,而他们的对手,则由马占山换成了苏炳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