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1/4)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1-1515:04:04

另外一个牵涉到早期抗战伤亡统计的是伪军的参与,比如江桥抗战伪军就是参与的,长城抗战也是。在统计方面,中方是算一起的,但日军通常不计伪军(伪军贱嘛)。这个情况到中后期基本上没有了。因为此时伪军主要是跟新四军老八路作战,正面战场上少。

2010-01-1518:54:42

作者:yfd1190回复日期:2010-01-1517:27:42

首先感谢关兄带来的丰富的历史,和以前不曾知的一面。

但是不是更客观一点叙述,少些主观感情描写,这样是不是更好一点。

当时日本军队如果都如关兄所写得如此弱智,我想他们是万不可能,也不敢侵略中国的。希望关兄客观、理智地描写。也可写写敌人的优点,历史已成历史,别人的优点也可借鉴学习之。

因为观注,所以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不要以为日军强势,他里面全部都强,其实有聪明的,也有笨蛋,而且我可以不客气地说,笨蛋还不少,这个其实跟人分两面是一个道理。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比如关东军,在本庄任司令时,和后期武藤任司令时是不一样的。关东军虽系九一八成名,但其真正强大却是从武藤时期开始的。另外,我也不讳言,站在什么立场上写史,多多少少都是带有一点感情的。同时,我对日本人中的优势分子其实也并不特意贬低。政客中的犬养毅、西园寺不说了,军人中的白川、武藤,如果纯就其军事成就来看都是出类拔萃的。

2010-01-1518:55:41

作者:马飞宇回复日期:2010-01-1517:49:40

等会就要挤火车了临走之前顶一下!!

——————————————————————

多谢马兄长久以来的关注:)

2010-01-1519:02:07

如果在过呼海路时不被松木察觉,马占山完全有机会渡过松花江。

但意图一旦为敌掌握,机会就成了过去时。

马占山得到情报,整个松花江江面都被姬路师团封锁住了。这就是说,东行已不可能。

赶快北撤。

善于机变一向符合马占山的思维特点。

部队随后移出大青山,从东兴向绥化附近地区北上。

绥化周边是日军重点布防的地区,刚脱狼嘴,又入虎口,你不怕?

不怕。

顺顺当当北进,好像路都是他们家修的一样。

围攻大青山的日军无功而返,原先负责看管呼海路的还是看管呼海路(平松旅团第59联队),负责追击的仍然糊里糊涂地乱跑。

敢情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我们现在需要探讨一个技术性问题,为什么日军在拥有一个步兵师团(含一个骑兵联队)、一个骑兵旅团之后,马占山仍然能够这样“自由而随便”呢?

这就好象老师给同学们上课,有一位调皮的,老是走进走出,偶尔还翻翻老师课本,拿拿小朋友作业什么的,但其他人就愣是看不见,也没人举报。

教室就这么大,人这么多,可能吗?

要知道马占山可不是一只长着翅膀的小鸟,随他一起行动的骑兵部队也动辄就是几百甚至几千,论人数不可谓不多,论规模不可谓不大。

怎么也想不明白啊。

找关东军司令本庄繁问问。

这位老兄早就红着个脸跑回沈阳去了。

论大道理,没有比他还会讲的。

没办法,领导嘛,冒号:

“恢复黑龙江稳定,靠什么,就是抓住马占山!”

“搞好治安,没有别的捷径,就一条,全力捕捉马占山!”

“活捉马占山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如今压倒一切的大事!”

知道了,不就是要搞定马占山吗,那你老人家倒说说怎么搞定呢?

本庄繁在前面分析了一把,结果错到天边外国去了。

后来又分析了若干把,把把错,没一个对的。

真可怜,老天你就让他对一个吧,算是小小安慰一下?

如果不是踢足球的贝利晚生了那么几年,他那大嘴乌鸦的光荣称号估计就可以让给本庄繁将军了。

对于松木和高波来说,不照着领导说的做,当然不对,属于疚由自取,但改弦更张以后,照着做了,也次次扑空,疲于奔命。

基层官兵怨声载道。

大哥,你错一次,差不多也就是脸红一下,我们不一样,领导动动嘴,我们要跑断腿的好吧。

再说这又不是普通的田径赛跑,是越野障碍跑。难度实在太大了,遇到的不是沼泽,就是荒山,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