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1-1314:03:25

宇都宫师团师团长松木直亮中将(陆大19期)日俄战争时就在“军神”乃木希典下面做中队长,后来也一直混得不错,一直做到了大将。他对马占山的举动大为困惑。

乃木希典的作战之道,讲穿了其实就是一个字:拼,两个字:死拼。他的那个“军神”称号真是用部下的尸山血海堆积出来的。那时就为了打一个旅顺,6万人的部队一家伙陪进去3万,倒了一半,连两儿子都填进去了。

这种疯狂到极点的表现把老毛子都给吓坏了,得,顺了你们还不行,再能玩,咱也玩不过精神病院跑出来的啊。

乃木的劲头无疑也影响到了他的小弟。松木认为马占山既然号称支那名将,怎么着也会在哈尔滨城下摆开阵势,痛痛快快地和他厮杀一场。可是马占山却让他深深失望了。

世上名将从来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惜亲自抡把宣花板斧猛砍的,以硬比硬,你硬不过他,你就倒霉,他就成了名将,另一种是喜欢拿根绣花针挑来拨去,看似漫不经心,不务正业,一低头,你的要害穴位上可不正插着一根吗。

马占山居于二者之间。

接下来,他要给榆木脑袋的松木好好上几课,告诉他:打仗,可不只有死拼这一种,那是一门百花齐放的艺术。

马氏新战术第二课:移影换形,闪转腾挪。

早在进攻哈尔滨时,马占山已看出,步战和阵地战再非己方所长,只能依靠一个特殊兵种的优势。

骑兵。

除吴松林骑兵旅外,新加盟的李海青部也以骑兵为主,既然都是骑兵部队,那就要把骑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要选一个场地,这个场地马可以来去自如,人却举步维艰。

有一个地方非常适合这个条件,这就是松嫩平原。

马占山放弃海伦等城市,带着部队进入了平原。

松木紧跟着也来了:想跑,哪有那么容易。

一进去,就后悔了。

我说的是松木。

那时的松嫩平原,还没有怎么搞过生产建设,良田没有,沼泽到处都是,草原更是一眼望不到边。

别看没有丛林高山,可是特别容易迷路,在里面转一会就晕。

松木晕,马占山可不会晕。东北骑兵,包括那些“胡子”骑兵就象是在自家门口转悠,别提多适应了。

宇都宫师团以步兵为主(仅有一个骑兵联队),大部分都靠两条人腿走路,哪里撵得上去。刚刚看到马的影子,等到累死累活地跑过去一看,人家早就跑得没影了。

回去吧,四顾茫茫,北在哪都不知道。

时值夏季,按说这种天气,在东北呆着还是不错的。如果能到哈尔滨去避避暑什么的,那就再好不过了。可是哥们,这是草原呵,你想开心,蚊虫牛虻能答应吗,要知道,这里可是它们的地盘。

你们这帮小子招呼不打一个,就乱哄哄地来这么多人,搅了我等的清静,是可忍孰不可忍,咬他!

东北的蚊子俗称小咬,但其实块头一点也不小,大的足有一寸多长,而且一咬就是一口血,没什么价好还。据说如果一齐上的话,连马都能给你咬死。

那滋味,啧啧。不过受着吧,谁让你们是狗强盗呢。

要说不好受,松木这样级别的其实最不好受。当兵的还可以手舞足蹈赶两下,他可得正襟危坐,装出一副正宗武士的样子出来,否则何以服众。

哇呀呀,着实可恼哇。

(345)

2010-01-1319:23:29

身上已经被叮了个包,被迫献了次血的松木要发飚了。

他得知马占山可能在克东附近,便指挥部队赶了过去。

第27旅团(平松旅团)从东,干贺旅团从西,一东一西进行夹击。

为了怕暴露目标,两个旅团都是黄昏行动,而且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进村。但是包抄的过程异常痛苦。

在沼泽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咬咬牙倒还挺得住。问题是这时候小咬们开始向他们集体冲锋了。

天黑了,蚊子过夜生活的时候也到了,日军出动,它们也出动,大家狂欢嘛。

被咬痛了还不能吱声,连拍都不准拍一下,秘密行动,再苦再累,也得向你们的松木长官学习:咬牙挺住。

天亮了,两个旅团总算都到了克东。瞧这个狼狈劲,一个个丢盔卸甲,鼻青脸肿——不是被哪位莽汉揍的,而是被蚊子们亲过的。

让他们惊喜的是,果然看到了马占山的部队,证明苦头还没白吃。

那就抄家伙打吧。

口号还没喊出来,人家打马就走,没一袋烟的工夫跑没影了。

剩下东西两边冲过来的日军,你们就自己拥抱一下对方吧。

千辛万苦的奇袭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笑话。

这仗没法打啊,再好的战术也只能落得个被马占山当众调戏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