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1-1109:06:20

因为参战的大部分是新兵,又是在岩石后面扔手榴弹,你要他们现场记住自己打死了多少敌人也不大现实。李延禄本人从武器缴获上推断,死伤日军当在3600到4000以上。

有关于中日战争中双方的伤亡数字,我曾经多次说过,出于宣传和抬高己方胜利成果的目的,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夸大和不实,以致于一场战斗,可以各说各的,即使一国的史料,数字也千差万别。这个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参考相对更符合实际一点的说法来作为佐证。

上千我认为不可能。上田支队总共才6百多人,惨是惨极了,但哪里能变出这么多来。要知道,扔手榴弹毕竟不是发导弹,而且严格说来,国产手榴弹的杀伤力也不是很强,能炸死炸伤百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这个我们还是实事求是一点为好。

有关缴获的武器,包括兵工厂修复的武器残件,当时都有明确记载。不过缴到枪支多少,恐怕还是不能和鬼子的伤亡数字完全划等号。我们要注意到,当时上田支队来的时候是牵着马,拉着大车来的,很多枪支可能都是车上的——日军说是辎重不行,那也比我们强多了,我们那是根本就没有。至于日军把2000余支好枪藏起来而没有带走,则说明在遭遇伏击后,上田支队一方面是极度惊恐不安,惟恐再遭打击,所以只有轻装撤退,另一方面,可能很多驮运武器的马匹和车辆都同时遭到了毁损,毕竟手榴弹不长眼,不是说你是匹东洋马,我就不炸你。

在这里,我采纳我能认同的一个观点:西墙缝伏击战确实打得漂亮,但杀伤日军绝无上千,实际数字应该是“小川松本大尉以下120余名毙命”(《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史》),如果把伤的也算在里面,可能接近200多人左右。

事实上,对于上田来说,西墙缝一战只是拉响了上课铃,他的恶梦还将继续,因为他碰到了一个伏击战方面的高手,后者创造了东北抗战中叹为观止的一个经典战例:镜泊湖连环战。

我以前想跟人学下象棋,摸了两天后,果断放弃了。因为我发现自己根本不是这个料——不是说“当头炮,马来跳”这些规矩我不懂,是实在不会算棋。

有人告诉我,如果是能在棋盘上下下的,一般能算到两到三步,再好一点的,可以算到四步、五步,更好的,那就是象棋大师了,整盘棋他都了然于胸。

如此说来,李延禄绝对是大师级别,不然我们也就没有连环战这场好戏看了。

西墙缝这里刚刚打完,李延禄已经在准备下一步棋了。

他很清楚一点,对于上田来说,不把脑袋撞到残,是绝不会回头的。两人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既然在西墙缝吃了苦头,你就别指望这兄弟上第二次当了。

那么,往宁安去的路径,除了镜泊湖这一条,还有吗?

有。

而且跟西墙缝的情形酷似,那里也有两条道可供选择。

(338)

2010-01-1113:53:43

作者:方律师回复日期:2010-01-1111:53:38

600多人死掉120人、用各种交通工具运送伤员、烧毁枪支之后还留下了2000支枪?

在逻辑上有点难以接受

要不鬼子当时不是去攻城而是在运输军火过程中遭到伏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战役的缴获枪支当时都有存档纪录。包括八十年代后有记者追踪,连修理的那些毁损零部件亦有纪录。只是伤亡人数很难对得上而已。此种场面也无法回放,因此只能推断。上田支队携带辎重的一个最大可能性是带有攻击和运输军火双重任务,即攻下城后就地建立军火库,以便作为长期屯扎所需。当时他们并未想到在当地站不住脚。不知方兄以为然否。

2010-01-1113:55:13

面对这张新的考题,李延禄和上田都立即拿起笔,填上了他们心目中所认为的a或者是b。

这不是多项选择题,是单项选择,所以标准答案只有一个。

史料看到这里,连我都觉得饶有兴味,简直是智力大冲浪啊,大家就一齐来跟着猜谜吧,看看它们背面写着的究竟是“生”还是“死”。

a、阎王鼻子;

b、松乙沟。

光看这两个名字,可能你就只能闭着眼睛瞎猜了。那我给你提供一点背景资料。

我看到有一位高人把这两个地方做了一个很形象的对比,阎王鼻子,相当于一张弓的弦,也就是说这是一条近路,松乙沟呢,相当于弓的背,这是一条远路。

再具体一点。阎王鼻子非常之险,都是怪石啊,峭壁什么的。松乙沟则是个大草甸子(东北平原上对成片草地的称呼),道路平坦,连个大点的石块都不容易见到。

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