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7-2409:47:38

作者:关河十五州回复日期:2010-07-2316:40:42

因特殊原因,此贴暂停更新7天,由此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

关河十五州,一下子少去了三十五个州,大好河山岂能随意让人。这位老兄看来是喜欢开玩笑的那种,哈哈。

近期能挤出来写的时间比较少,也因此带累了更新速度,这个当然要“敬请谅解”,然而尚无“因特殊原因,此贴暂停更新7天”一说。天涯向为老关之宝地,这里有识者众多,又有很多朋友,只要有一线可能,老关也会不辞劳苦,每天起码会保持更新一次,这个也请大家放心。

2010-07-2409:54:55

日本政府的用意,老蒋心里多少有点数,但这毕竟是一个可能因此得以避战的机会,能抓就要抓住。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支矛。这是他从日本带回来的,现在他要把这支矛掷还过去。

矛的主人叫涩泽荣一。这个人在日本的名气很大,被称为“日本实业之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光生意做得好,《论语》读得也很棒,堪称日版的儒商。

老蒋对儿玉等人说,我在第一次下野赴日本时,曾经会见过涩泽,后者还专门送给我一本他自己精心校印的《论语》。

你们知道,这位老先生当时跟我说什么吗?

是《论语》中经典的一句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涩泽先生说,这是他最佩服的语录,也是东方精神的主要特点。

事实上,日本不乏有识之士。

这个“倭夷之国”在近代为什么会先中国而崛起,说起来原因很多,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它适应能力强,转换快,能够迅速西方化的结果,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是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若论除旧立新的“革命精神”,我们中国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比日本还彻底:在亚洲范围内,推翻君主体制不比别人晚,欢迎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和姿态一度也比谁都高。

与此同时,日本却仍然保留着天皇,保留着很多在我们看来极度“封建”的思想和传统。如果我们愿意进一步打开日本这个标本,还会发现,西方技术只是其表,那个曾被我们忽视或者说轻视的“东方精神”才是其精髓所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晚清洋务派曾推崇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我们自己没有能够坚持到底,仅一洋之隔的东瀛岛国却做到而且做出色了。

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够完全做到,而没有做到的部分,则成了导致这个国家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学生曾子评价老师,说孔夫子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宗旨,那就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就是尽己,做任何事,你都不要藏着掖着,而要把一颗心放在中间,尽自己最大的力来做。这个方面,日本人普遍学得不错也做得不赖,这弥补了他们身上固有的很多缺陷,比如贪图小利,目光短浅,甚至彼此妒忌,互相拆台,但他们围绕着一个“忠”字所建立起的超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确实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可是这些聪明过头的日本人却大多不懂得“恕”。

恕者,推己及人,以一人心度千万颗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日本,涩泽这样的人有,但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仅知忠而不明恕,不能不说是这个原也称得上优秀的东方民族的一大悲哀。

老蒋虽然只追着清末“废科举,办学校”热潮的尾巴,读过一段时间的私塾,但他本人的旧学功底还是比较深的。一捧一推之间,就借助于日人之口,把儿玉还没来得及说出来的“贪戾之念”给挡了回去。

算盘珠子人人都会打,可是你不能捞过界,把一些明知道我不会答应的东西强加给我。

(781)

2010-07-2509:52:30

此时,涩泽已去世多年。

忆完故人,在老蒋的提议下,大家又起立一分钟,向涩泽致敬。

经过此次“民间之旅”,儿玉发现,如今这世道,骗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一回国,他就得出结论:(对中国)除使用武力外,别无他途。

日本军部对佐藤外交也渐渐失去耐心,参谋本部专门召集在华“中国通”进行会商,从而掀起了“对华再认识的再认识”。

问题在于,一贯退让的中国人,怎么会突然变得如此胆大包天,水火不惧了呢?

下面立刻有人抢答——

因为他们抓住了我们的把柄,以为我们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了。

说这话的是须磨。这位老兄在中日南京谈判中不仅没有讹诈成功,还差点为漏写一架照相机而自掏腰包,因此一直有一种气急败坏的感觉。

作为原南京总领事,他倒的确是看出了一点端倪:中国认为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