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4-0719:05:23

当然傅作义并不是天生就特别能挺能熬。换言之,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打仗的,都是从打中学,学中打,有的人是越打越烂,有的人却是越打越能打,最后就真的登上了名将殿堂。

傅作义无疑属于后者。

长城抗战以来,虽然尚未与对手进行过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但他对日军火炮之猛和坦克冲锋已经早有耳闻。

显然,要克敌,就必须先克敌之火炮及坦克。

傅作义来到顺义后,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带着手下的参谋和工兵,到牛栏山前线视察地形。

牛栏山其实既不高也不险,从布阵的角度来讲,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有利地形。不过高手与庸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往往可以化腐朽化神奇,而庸手,你就是给他再好的牌,他都可能输得一塌糊涂。

傅作义虽然不会近景魔术,但他的防守要诀比魔术还神奇,叫做“七分用土,三分用枪”。

围绕这一要诀,傅作义让人把他脑子里勾画出来的掩样和战壕样式,逐一绘制成图,然后下发各连队,并发动顺义当地上万民众,军民协手,抢筑出了一个相当复杂而又极其实用的工事建筑。

在牛栏山之战还没开始前,弘前师团就曾派出飞机进行试探性轰炸,结果工事损坏极小,部队伤亡更是微乎其微。

在牛栏山之战结束后,日军专门组团对这些工事进行了参观,结果是相当令他们吃惊的。

眼前的牛栏山和长城一带的山地没有什么不同,也是石头山,而且一块块石头都非常坚硬,但傅作义一手打造的工事却愣是做到了几乎无可挑剔,具有“相当之价值”,实为“最新式之坚固阵地”。

看到这里,我们也感到奇怪,这傅作义究竟是何方神人,他是怎样用他的金钢钻,在这片石头缝里挖出如此“良好之战壕”的呢?

那万名当地劳力当然居功至伟。在南天门那一带,恐怕一下子也找不到这么多人。但已经到了北京郊区,人口密集之所在,当然是一呼百应。

而最主要的还是傅作义“七分用土”的水平。

他在阵地前面先挖了两道外壕,外壕外面埋了地雷。

地雷是干什么用的?

防坦克。

鬼子的坦克不是很厉害吗,我先让你尝一下铁家伙的味道。

如果地雷还不过瘾,扒不下你的皮来,那咱再试试外壕。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道外壕不是普通的壕沟,里面是不放人的,为侍候鬼子坦克之专用——每道外壕宽深各4米!

就算你躲过了地雷,可是外壕你能跨得过来吗?

除非是再接两块钢板出来。

现在,我们把镜头放近一点,再来看看主阵地。

主阵地又分三道战壕,每道战壕顶部都盖着圆木,圆木上面有沙土,沙土上面还有青草,可算是伪装到了极至,别说飞机,就算是肉眼,也不一定能看出那下面就是战壕。

当然了,战斗真进行到激烈的时候,战壕就是伪装得再好,也还是会被鬼子发现的——你总得开枪打炮吧。

(53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