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4-1414:07:41

最后到张家口的,实际只有一个师。因为另外一个师的师长,觉得还是何应钦的话对胃口,在他看来,“抗日”不过是一个名目,不管是让我往南方开,还是要方振武滚蛋,只要我自己有得混就行了。

说起来,他还是方振武曾经最亲密的一个部属,没想到却第一个宣布与方脱离关系,把老领导一脚踢开了。

身处乱世,在利益面前,人格究竟有几斤几两重呢?更惶论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抗日救国”了。

好在,总算带来了几千人。

除“抗日救国军”外,先后来张家口投奔老帅的还有吉鸿昌、高树勋等原西北军旧部。

这时候29军主力已经开赴长城一线,负责留守的是接替刘汝明副军长一职的佟麟阁。他也带着留守部队加入了同盟军。

光他们当然还是远远不够,像吉鸿昌等几个人基本还是只身过来的,属于标准的光杆将军。幸好,何应钦的一个失误,被老冯紧紧抓住了。

那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东北义勇军的番号一体予以取缔。

其实,东北义勇军不是全无战斗力,他们在东北大地上跟关东军斗,还不照样搞得风生水起。只不过,回到关内之后,环境一时大变,以往熟悉的游击战用不上,阵地战又很难与正规部队相提并论。这就跟中原大战时的那些杂牌部队一样,不是真的不行,而是看你会不会用,愿不愿意用。

中规中矩的何应钦显然不是善用这些材料的人,所以在他眼里,这些部队打仗不行,只会滋事,是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的。

可问题并不是取消番号那么简单。东北义勇军接近10万多人,他们总得穿衣吃饭啊。中央不供应,不给编制,他们也只好一窝蜂地涌入了察哈尔。

本来人家是要做个好人的,可是在缺衣缺粮缺人管的情况下,如果不想被冻死饿死,除了做“土匪”,他们还有别的路可选吗?

有的,你们可以跟着我抗日。

老冯向他们挥手一招,顿时应者云集。

有了这些武装,冯玉祥就做好了再举大旗的准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5月26日,冯玉祥在张家口正式成立抗日同盟军,声势很大,人枪超过10万。史书又称“察冯事件”。

抗日同盟军成立后没几天,中日签定《塘沽停战协定》,国内舆论一时大哗,皆以为非。大家的眼光也都聚焦在了这支抗日新军身上。

对同盟军的出现,何应钦十分不安:关东军现在还没撤回长城呢,你们就别再搞事了。

但他暂时还没法对老冯来硬的。

因为讲穿了,就这件事本身而言,说严重很严重,说不严重也不太严重。

一方面,同盟军的成立没有得到过任何上级机构的任命,也没有经过老蒋或何应钦的准许,完全属于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立山头”,加上蒋冯在中原大战时就是死对头,所以情况很严重。

可是另一方面,这在当时又不算什么大事。

那时节,骂骂老蒋,说说老汪,跟中央分庭抗礼,只要你玩得不太过火,不仅不犯法,没准还能搏得几声掌声和喝采哩。再说开去,要说独立,背着中央拉自己的武装,两广做得比察哈尔这里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55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