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4-2223:37:59

陈铭枢脱离19路军很长时间,他没有想到,这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部队在精神状态上已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官兵们在外面飘飘荡荡很多年,过惯了苦日子。自从有了福建这个地盘后,从中高级军官开始就有了居功自傲,只想成家立业,而不愿再吃苦受累的想法和风气。下级官兵则在上海参加过抗战之后,便对参加内战产生了厌倦情绪。打日本人没二话说,一提是打自己同胞,精神头就不是那么足了。

现在摆在面前的事实就是,哪怕是一对一地扳手腕,老蒋入闽部队都不比19路军弱。

看到老蒋真下了狠心,摆出了重兵压境的架势,揭竿造反的几个好汉不得不坐下来重新商讨对策。

毫无疑问,全面设防是行不通了,只能集中兵力于某一区域。

蔡廷锴认为应聚力于闽北。理由是这里过来的是一支杂牌部队,如能聚而歼之,可以振奋部队士气,取得先声夺人的效果。

与蔡廷锴主攻不同,蒋光鼐主守。

杂牌固然好打,但杂牌之后却都是正牌。如果过早地在与杂牌交锋中损耗实力,等到与张治中、卫立煌们交锋可怎么办呢?

所以他认为,应将主力摆到或西或东的位置。西即闽西,19路军在那里搞过分田分地,颇得民心,同时可以背靠苏区,作长久支持。否则的话,还可以进入闽东,从那里直击老蒋守备空虚的浙东。

浙江是老蒋故宅所在,又紧邻宁沪杭,这一击肯定会打得老蒋措手不及,搅乱其全盘作战计划。

从军事角度来看,应该说,两个人的意见都很有见的。蔡廷锴是学了红军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高招。蒋光鼐进兵浙东也同样颇有红军避实就虚,出其不意的特点,与**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惜的是,这时主宰福建政府的已不是会打仗的军事将领,而是陈铭枢等一班形而上的“长衫客”(即指政客)。

他们说,蔡廷锴的招数太冒险,蒋光鼐东进的想法也一样。至于那个退兵闽西的方案,又太消极了。这仗还没怎么开打,你们就退啊退的,还像不像一支革命队伍?

否定来否定去,觉得力保福州比较妥当。

刚刚建立的革命政府的“首府”嘛,怎么可以丢失呢,只要保住了这里,革命就有希望,未来才有光明。

怎么个有希望和光明,却没有人深入论述,都觉得这是根本不用辩驳的道理。

大家最后决定:弃闽北,守福州。

一个性命攸关的选择错了,就意味着败局已定。

在中央苏区,李德、博古也有一个“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理论,说起来同样头头是道,振振有辞,但结果又都是输得一样的惨。

战争归根结底是靠打出来的,而不是靠嘴讲出来的。

陈铭枢原来打仗其实并不差,在北伐时代,他和张发奎并列为“铁军”第四军的两只虎,而且指挥作战素来镇定自若,风头甚至盖过了张发奎。可是不知道是不是从政后这位老兄的脑子进了水,在指挥上简直判若两人,出的招没一个不烂的。

(581)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