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7-1810:19:28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八日,东北军的于学忠、何柱国,第17路军的孙蔚如,站在一起迎接中央军进入西安。

一场“二二事变”,效果与动机来了个背道而驰,“三位一体”在一周之内就倾刻瓦解。从此,杨虎城被迫离开第17路军,远赴重洋,而张学良也失去了恢复自由之身的最后机会。

“三位一体”至此只剩下一体,红军得独当一面了。危急关头,陕北中央主动向南京政府提出,在团结抗战,一致对外的前提下,可承诺四项保证,其中就包括苏区和红军改名后,分别归属南京政府和军委会“指导”一项。

巧手运作之间,解题的又变成了老蒋。

还要不要继续“剿共”呢?

这时候的红军与江西时期已有很大不同,不光是力量削弱,而且所驻的陕北离南京如此之远,已经不会再对国民党的卧榻之侧构成致命威胁,起码晚上是可以睡得着觉了。

更重要的是,老蒋自居“中央”,他得看大势,而不能只看一面或一方。红军要“剿”,那些朝秦暮楚的诸侯们就不需要提防吗,如此没完没了,还如何对付在华北蠢蠢欲动的日本人?

很显然,四项保证与老蒋“政治统一”的目标是有契合之处的。

那就谈吧。

西安事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方争端,至此告一段落。

想当初,陈济棠曾派他哥哥去南京“看”老蒋的面相,这位“算命先生”回来后报告:此君今年必有大难。

后来两广事变却被轻轻化解,在老蒋周围那么多“难”中,根本谈不上“大”。于是“星相界”有好事之人就辨称,老蒋当有此一劫,只不过没应在“两广”,而是应在了“西安”。

对老蒋来说,西安事变确实可算是他人生当中的一次“大劫”。

那段时间也真是蹊跷得很,似乎老蒋的“霉运”也传染给了他的股肱。西安事变前,杨永泰、黄郛先后弃他而去,到西安事变结束,老蒋虽然自己“遇难吉祥”,但却又有一位“宰相”级别的人物要跟他挥手告别了。

民国二十六年(1936年)2月17日,朱培德病逝于南京。

这时候他的身份是“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原来的“陆海空三军参谋总长”职务已被“蒋委员长”给一块兼掉了。

从参谋总长,到办公厅主任,当然是降职,还不是降一点点,简直跟坐电梯从顶层滑到地下室差不多,换别人,就得拿脑袋撞墙,或者甩袖子走人了。但朱培德没有怨言,因为他知道老蒋有更重要、更秘密的使命需要他去完成。

事实上,以天下为己任,毫无怨言地放弃自己所拥有的军权和地盘的做法,伴随了其人一生。

他在国民党中的战功和资历,原本与阎锡山、冯玉祥、广西李白等诸侯在一个层次,是国民党八位一级上将之一(特级上将是老蒋自己)。但与“一级上将”中那些动辄称霸一方的诸侯相比,他从未有过半点拥兵自重的举动甚至念头。

(77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