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8-1500:01:28

下面这篇文章原来是发在新浪上的,也算是我个人对“八一五”的一些思考。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挑剌。其实,我还想表达得更深一层的意思是,抗战不仅仅是伟大的牺牲,它还是国家民族生存智慧的一次大考验。因为在当年,日本是人口和面积上的小国,却是事实上的大国和强国,而中国虽是人口和面积上的大国,却是事实上的小国和弱国。抗战是我们的先辈们通过不懈的抗争,赢得自尊和自存的过程。因此,我们所要了解的,不仅只是一段让人血脉贲张的过往,更是一种让人清醒的反思和追溯。

2010-08-1500:05:55

写在“八一五”边上:不是八年抗战,是十五年抗战

我这一两年,一直在写一个以正面抗战为主题的长篇文章,就叫《正面抗日战场》。因为一直觉得,现在还没有一部真正非常详细的,能够一点点把正面抗日战场写清楚的著作。一寸山河一寸血。不能单纯以最终的成败论英雄。那些为了民族大义而流血牺牲的战士,我们已经遗忘太久,必须重新从泛黄的故纸堆中将他们一一捡拾出来,重新擦亮。

刚刚在新浪博客上发连载时,看到比较多的评论是:既然你说的是正面抗日战场,怎么会从东北和张作霖讲起,要知道,那时离“七七事变”还远得很哩,是不是跑题了,而且跑得很严重。

我想,之所以有这么一个疑问,与我们脑子里一直存在的一种习惯性思维有关,那就是,一讲到抗日战争,肯定是“八年抗战”。

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抗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在史学界早就有争议了。不独国内专家有不同意见,甚至我们当年的敌人——日本,在界定中日战争时,也把起点确定为“九一八”事变,因此他们称抗战为“十五年战争”。

任何事的发生都有缘由。全面抗战,也就是“八年抗战”,不是一下子就爆发起来的。事实上,“七七事变”发生时,日军已对北京形成了包围,而日本人当初的构想,是想把华北平津作为“满洲国”,也就是东北的隔离带的。

这个时候,东北已被日本入侵达七年之久。

有人可能会说,这七年里面,主要是东北义勇军在作战,那是敌后战场,而不是正面战场。

这种说法是值得推敲的。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很长时间里,日本并没有能够完全占领东北,特别是黑龙江。

民族英雄马占山属于东北军中的黑龙江军,而黑龙江军又属于东北军中相对强悍善战的一支正规部队。马占山发起江桥抗战,就是阻止日军进入黑龙江,包括其他义勇军,也延缓了日军对东北的占领,所以,在东北被完全占领之前,这里不是敌后战场,而是正面战场,这也是我在连载时,用了很大篇幅来描写马占山和东北义勇军的原因所在。

除了东北之外,中日两国政府军队的直接碰撞也从没有中断,甚至还有大规模作战。

比如“九一八”事变后仅仅几个月不到,就爆发了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会战”。这是中国最早与日军进行的一次大会战,参战部队除19路军外,还有数量相当的国民党中央军精锐部队。又比如1933年的“长城抗战”,它实际上也是一次大会战,中央军、东北军、29军、晋绥军都参战了,总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以上。这两次会战,都有中日两国政府的背景。一直到1936年的绥远之战,虽然是由傅作义的绥军出面,打的是满蒙伪军,但近年的史料表明,它的后面也有国民政府策划并支持。

或许你会说,不叫“十五年抗战”,而叫“八年抗战”,可能是中国没有正式对日宣战的缘故。

然而中国对日宣战,还是太平洋战争后的事,而不是在“七七事变”之后,那时即使“八年抗战”也已经打了过一半了。

日本入侵东北,是抗战的“原罪”和起点,而抗战又以暂时失去东北为开始,以胜利收复东北乃至台湾为结束,这是我一直抱有的观点。

另外,我想说的一点是,对于历史,我们应该抱有一点起码的温情和对前辈的尊崇。

我常常看到在一些描写抗战的作品中,把失败的中国军队写得狼狈不堪,作者甚至用一种嘲弄的口吻来极尽笑骂之能事。

每每这时,我都倍感无语,同时感到非常之痛心。

无知者无畏,岂后辈小子之谓乎。

作为正面抗日战场的主要力量,国民党的确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军政团体。有很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才有延续多年的军阀混战,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内部争权夺利的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可能不会那么早发生。

1930年的9月18日,张学良调兵十万入关,以参加中原大战。一年之后,1931年的9月18日,就爆发了“九一八”。这并不是偶然的。所以,我在《正面抗日战场》中写了很多国民党军阀、政客的内耗和权斗,这些内耗和权斗影响了抗战力量的发挥,也在客观上造成了侵略者的乘虚而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