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9-2708:44:59

专田奉命向天津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做了转述:“卢沟桥事变”是一个转折,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华北问题”。

怎样“根本解决”呢?

就是要把“何梅协定”发挥到极至,让河北的中国军队,管他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一律滚蛋没商量。

如此一来,当然也不用拿所谓的“和平谈判”出来装样子了。

可是桥本群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天皇已经下令派兵,但关东军和朝鲜军就是再快,赶到华北还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段时间里,光靠天津驻屯军自身的实力,真要大动干戈,滚蛋的极可能是自己。

桥本很想立马就把“秦松协定”撒掉,可又怕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此还挺为难的。

此时松井就在旁边“献计”:谈还是要谈的,最起码可以拖延时间,协议什么时候不能撒啊,等到援军来了,我们再撒,宋哲元能奈我何?

好聪明的人啊。

桥本群听得心花怒放,恨不得把这个特务机关长抱起来亲上一口。

于是,在香月到任之前,桥本就采取了模棱两口的做法:既不撒毁协定,又不立即执行这一协定。

7月12日,香月到达天津。

香月此行,对华北和29军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宋哲元并不清楚,他必须摸一下底。

这个摸底的任务,宋哲元决定交给张自忠。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此时此刻,宋哲元能依赖的,也只能是自己29军的兄弟了。

初次会面,香月态度平和,即使对华北局势也未发表什么个人意见,完全是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倒是那个“著名的强硬派”、天津驻屯军参谋和知鹰二插了句嘴:据我所知,北平历史上从来没有驻过中国军队。

和知又不是历史学家,这厮不过是闭着眼睛在胡说八道而已,关键还是看香月本人怎么说。

香月什么也没说,

中国人最讲含蓄,也常常爱用这种习惯来揣度别人。

什么也没说,其实就是什么都说了,这也是一种态度。

听张自忠回来一讲,宋哲元一颗心落了地。

在他看来,香月没说话,就是不支持和知(当然,你反过去理解也可以)。此前虽然有了一个“秦松协定”,可日军的态度一直处于暧昧之中,让人极不放心。现在来了一个“和颜悦色”的香月,人家是正职,在华北说了是算数的。要是他支持“和平解决”,事情就好办了。

宋哲元想到要释放一下“善意”。

第一个“善意”是开禁:解除北平戒严,宣布北宁铁路正常化。

第二个“善意”是放人:释放开战以来抓到的日军俘虏,把这些人全部送回丰台日军军营。

释完“善意”,宋哲元开始期盼着对方也能够同样报之以“诚”。然而,跟日本人相比,这位29军首脑实在有够天真,他不知道,他即将得到的,绝不会是“诚”,而是一轮又一轮的算计。

更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张自忠所做的“摸底工作”完全失败。宋张二人并没有能够摸到香月的“底”,自己的“底”反让香月给摸着了。

此时在故作矜持的香月背后,早已是杀气腾腾。

与一惯“强硬”的杉山元不同,香月一开始倒还是主张“不扩大”和“现地解决”的,即使在受命出京后,他也还没有最终拿定主意。

手里两张牌,一张叫“软”,一张叫“硬”,究竟甩哪一张合适呢,尚在考虑之中。

他本来应该在11日当天就到天津的,可是坐的飞机上天后,碰巧天气忽然变坏了,并导致发动机出现故障,于是只好临时在朝鲜的汉城耽搁了一个晚上。

这个晚上并不寂寞,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来了,来了就一直不走。

(833)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