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9-2906:43:42

7月14日,天津驻屯军参谋专田找到宋哲元,提出了七项要求,除了“取缔排日运动”这些老生常谈之外,还包含了另外一个实质性要求。

那就是,北平城内的29军必须撤出城外,城里面看家的换成保安队。

这基本相当于“秦松协定”中提出的“宛平模式”,只不过宛平变成了北平。

正等着香月“报之以诚”的宋哲元吃惊不小,仿佛一下子从自己编织的梦境中被震醒过来。

北平是“品字阵”的中心部位,绝非宛平可比,如果冯治安的正规军队都撤出城外,靠区区保安队如何能守得住城池,这样做,不等于把一座北平城给直接交代了吗。

可想而知,这样离谱的要求,宋哲元绝不可能答应。

不答应,那就再谈判。

事实上,关于争端的解决,双方已有“秦松协定”,照那个做就行,为什么还要重新谈判呢?

然而谈判的人还是去了:张自忠和齐燮元。

谈下来的结果,却比“秦松协定”和“七项要求”的总和加起来还要苛刻。

你不是不愿意让保安队负责北平城防吗,那好,就让张自忠与冯治安调换,由前者的部队转而接管北平城防好了。

日本人提出这一条款真是煞费苦心。此可谓一箭双雕,既抬高了主和的张自忠,又挤走了主战的冯治安,如此一来,北平由“亲”自己的中国部队驻守,拿下这座城池岂非易如探囊取物一般。

接下来,又列举了立即撤兵、取缔抗日分子、处罚卢沟桥营长(指金振中)等各项。

当然,日方还留了一个让张自忠格外有“面子”的环节。

本来要宋哲元出面道歉的,但经过张自忠“竭力争取”,改由秦德纯代表道歉。

谈判结果往面前一放,宋哲元立刻陷入了困境。

他这才领悟到何应钦提醒的那句话,什么叫天津城“遍布日军”,这地方实在不应该来啊。

此时的天津,早已是群奸毕集。

作为天津市长的张自忠,身边七个把兄弟,如齐燮元、张壁、张允荣、潘毓桂之流,几乎无不“亲日”。张自忠本人虽是一个出色的武将,但因“战而优”冒冒失失进入仕途后,则明显缺乏政治智慧,给这些小人一包围,脑子早就变得晕晕乎乎,不知东南西北了。

在他眼里,宋哲元其才其德,哪堪重任,还跟日本人打交道呢,一边去吧,这些事情,只有我张某人才能办得到,办得好。

用不着张自忠亲自出马,那七个把兄弟就争先恐后跑到宋哲元面前向他施加压力,无非是说如果不应允,日军就会如何如何,你姓宋的就可能如何如何。

宋哲元对“张兄弟”完全失望了。

原以为可恃之为依靠的天津城,竟然变成了危险之城,连自家的人身安全都堪虞了,真是“不识天津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城中”啊。

想跑,跑不掉。答应,不愿意。怎么办呢?

无可奈何之下,宋哲元又想到了老办法。

拖。

这样吧,对于日本人的这几个要求,我从原则上不反对,但是全部做到,需要做一些准备,所以能不能“延缓执行”呢。

然而此时,能不能拖,已不取决于他的意愿,而取决于日军大部队推进的速度。

第二天,7月15日。

日本国内的18个飞行中队,组成临时航空集团,飞过山海关,向天津附近集结。加上此前关东军出动的6个飞行中队,总计出动24个中队,战机222架。

第三天,7月16日。

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酒井旅团)通过古北口,抵达北平对面的密云。酒井旅团是一个机械化旅团,含轻战车2个中队,轻装甲车1个中队,气焰张狂得很。

香月掐指一算,要照这样的推进速度,3天之后,也就是到7月19日,关东军和朝鲜军即可全部到位,而在华北全面作战的机会也就到了。

宋哲元你不是想拖吗,我让你拖不过去。

(835)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