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0-2308:16:08

“广安门事件”的发生,把个香月剌激得浑身哆嗦,那感觉就像被谁非礼了一样。

原指望用赵登禹来替换冯治安,能起到搅局作用,没想到对方也属“主战派”,而且比冯治安还“主战”,一个不提防,眼见得就吃了大亏。

看这战斗力,就算赵登禹的部队属预备队,派到北平来的也是预备队中的主力。

香月明白了,宋哲元是一定不会放弃北平和华北的,事到如今,骗和诈都没有用,只有打。

不过再想打,最后通牒也发出去了,按照常情,你得等到通牒的时间结束,宋哲元如果仍然公开表示不接受,到那时打才合情合理。

可是在香月看来,道理都是他的,什么“合情合理”,他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他一直在等待东京的消息,希望杉山元能尽快把3个师团援兵的事搞定。不过回过头来想想,现在华北的部队已经这么多了,按照通常情况下外界对中日战力对比的评估,人马早就够了。

在这种情况下,难道我不能先来那么一下子吗。

7月26日这天深夜,“广安门事件”刚刚结束,香月就向华北的各部队下达了作战命令。

第二天凌晨,

日军突然对驻于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周围的29军发动攻击。

看一看地图就知道,通县在北平以东,团河在北平以南,小汤山在北平以北,也就是北平周边三面已经打了起来。

29军在短时间内就陷入难以招架之中,被打得连连后退。

再看北平周边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铃木旅团)自北,酒井旅团自西,朝鲜龙山师团和步兵旅团自东自南,合围之势已经是铁板钉钉。

如果不是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的一句话,香月的总攻命令都要下来了。

松井说了什么呢。

不是讲好到7月28日,通牒限期才到吗,现在提前了有失信用啊。

你以为松井良心发现,真的讲起诚信来了?

才不是呢。

原来不是说要撤侨吗。可是因为“广安门事件”,广部大队自己都倒了血霉,就没能在第一时间把日侨一家伙全撤出来。

以后松井就靠北平宪兵队帮着撤,可还没等撤完,香月就在团河开了局。

给松井这么一说,香月觉得不无道理,点点头,又把高高举起的令牌放下了。

那么好,还是等到28日再一齐动手吧。

但就是这么稍稍一碰撞,已令坐镇北平的宋哲元怦然心惊。

这实际上是长城抗战以来,29军和日军第一次面对面的攻防,结果打成这个样子,让宋哲元始料不及。

他不得不承认,与长城抗战时相比,29军的战力已经大大下降,很多部队已无复当年之勇。

直到此时,宋哲元才发现自己的计算中有一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出现了时空错位。

现在的29军已不是晋东练兵后的原班人马,经过长城抗战的浴血厮杀,很多能征善战的老兵都已损失掉了。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在度过差不多五年的“息兵期”后,久居平津繁华地,又没有做好长期备战准备的部属,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打仗应有的那种兴奋状态。

大家都知道,运动员是有兴奋期的,就算是刘翔那样的天才选手,如果不在状态,表现也极可能是一塌糊涂,所以再好的运动员,都不可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出成绩,他们的目标至多是,该出成绩的时候出成绩,该放松的时候放松,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个好的教练,帮着他去“调”。

与此类似,军队的状态同样有起有伏,需要“调理”。即如我们强悍的对手,在作战之前,不也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进行动员吗。

如果能像宋哲元原来计划的,挨到8月1日再打,或许大家状态就出来了,但是没想到香月根本就没这耐心,提前就干上了。

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宋哲元此时也想起来了。

(861)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