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09-1215:17:25

有一个人当即拍案而起。

他叫关庚泽,时任奉天交涉署日本科科长。

“爆炸如此猛烈,岂是人力所能投掷。”

关庚泽的话说得很清楚:如果要得到日方报告中的结论,就算你让列车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挨炸弹,估计也得扔上一天。

见遇到了明白人,日方交涉人员立刻露出了流氓嘴脸:

“如果你不答应盖章,日本军人将于你不利。”

面对赤裸裸的威胁和恐吓,关庚泽不仅没有退缩,相反勃然大怒,给日本人扔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张大元帅偌大的人物都被炸伤(当时尚未披露张的死讯),我这样一个小角色又算什么呢,随便吧!”

没人配合,这个游戏只好自己玩下去。

两天后,日本政府正式发表一个声明,再次重申他们的“南方便衣队所为论”。

但是谎言终究是谎言,何况纸是永远包不住火的。几天后,有人来到奉天监狱,要求收容保护,并揭露了“南方便衣队”真相。

原来在皇姑屯事件发生的前一天晚上,日军便通过日本浪人,将三个中国人骗到吊桥附近杀死。其中一个人见势不妙,拼命逃了出来。他见日本人宣传“南方便衣队投弹事件”,又从死者照片上认出了同伴,便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赶紧跑来寻求保护。

至此,日方哑口无言。

皇姑屯事件很快在东京引起了巨大反响。

田中内阁虽然又发声明又喊冤的,对外始终一口咬定事件是中国南方政府所为,与日本政府和关东军都没有关系,但其实对真相还是有点数的。

因为关东军瞒别人可以,瞒不了顶头上司陆军参谋本部。当然不是村冈或者河本打报告上去说的(就是有书面报告也不会自己承认),而是另有原因。

这就要说到一个组织:二叶会。

这个二叶会可不是什么浪人会馆,而是青年军官们自发搞的一个传销组织。传销产品只有一样:军主政从。

所谓军主政从,顾名思义,就是要以军队为主,其它政治经济文化什么的统统靠边站。

历史上把二叶会这帮人弄出来的这个东西叫“巴登巴登密约”。

缘起于几个初出茅庐的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生被派到德国考察一战。刚好四个人,凑成了个“四人帮”(可不是后来提倡打砸抢的那个)。

“四人帮”里,除了两个驻外武官外,另外两个人的名字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冈村宁次、东条英机。其时都还是日本陆军里的小字辈。

去了德国一看,好家伙,太对胃口了。杀人那叫一个过瘾,见人就杀,不仅军人,平民也跟着倒霉。在战争中,飞机大炮,毒气坦克,能用的都用上了,光一个凡尔登绞肉机,死的人就数不尽数,别提多剌激了。

更让他们惊叹的是德国军人的那股疯狂劲,虽然仗打败了,但没人肯认输,都瘸着腿、红着眼睛在地图上画圈呢,想着法子要把失去的场子给找回来。

2009-09-1317:34:25

兼答叫树的这位兄弟:我的重点是与“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事,中日双方内部的情况,东北的命运都是重点,基本以时间和事件进展为序。另外,文章这东西,叫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句话,兄弟你别不爱听,中学教科书的废话最少,而且重点突出(抗日那段就几页纸)。我也不想弄什么巨著,弄巨著也不会到这里来。我就想说说我眼中的那段岁月罢了。如此而已。

2009-09-1317:40:05

巴登巴登是德国著名的温泉城,很合喜欢泡澡的日本人的胃口。这帮小子也去泡了,一边泡,一边感动得哗哗流泪,说这股疯劲好,太好了,跟我们日本的武士道那是一样一样的。咱们得学,不仅自己学,还要带动大家一块学。

就这么泡着聊着励志着,于是就有了一个学习德国好榜样的“巴登巴登密约”。

回国后,四个狂人为了将这玩意真正宣传发动起来,就成立了二叶会。土肥原、板垣征四郎都是里面的铁杆成员。

这么催人奋进的组织,一贯以愤青形象示人的河本自然不会落下。特别是他对制造皇姑屯事件一直自鸣得意,不在二叶会里吹吹就简直太对不起自己了。

吹来吹去,会友们都知道了。事情随后又传到了参谋本部耳朵里:皇姑屯事件原来是关东军弄出来的。

田中首相虽然不是二叶会成员,却是陆军里出来的,还在参谋本部干过,有的二叶会会员就是他曾经的战友。他当然也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偏偏这时候,天皇召见了。

裕仁一见面,就问皇姑屯那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政府出面让人干的。

田中赶紧矢口否认:政府哪能那么弱智啊,新人还没挑出来就把旧人给宰了。事情原来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的,便把他知道的情况都一五一十地捅给了天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