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1-2109:47:09

陆军长老自然来者不善,他是有自己的一套经的,名字就叫“中央突破计划”。

其实这个作战计划并没什么新意,更谈不上是什么奇招,基本上就是沿着下元跌过大跟斗的那条路继续走下去。

所谓“中央”,指的就是右翼19路军据守的江湾。与之相应,包括闸北、吴淞就都成了“非中央”,暂时不是“重点照顾”的对象。

俗话说得好,哪里跌倒的,就要再从哪里爬起来。毕竟师兄弟一场,做大哥的总要帮小弟把失去的面子给捞回来。

日本人磨刀霍霍,19路军将士也没有闲着,在日本人发通牒的那两天,他们已经起早贪黑地在前线构筑起了坚固防线。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植田当然比谁都想赢,而且想快赢,晚了都觉得没意思,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一连两天,他的金泽师团竟然毫无建树,打起仗来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根本撼不动中国军队的防线。

植田这趟到上海不像是来打仗,倒像是来摆阔的。随身带着的家伙可谓浩浩荡荡。

除了步兵的2个旅团外,另有1个山炮联队,野战重炮兵联队1个大队,攻城重炮兵联队1个中队(可惜没城墙给他们攻),野战高炮队2个(可惜没飞机给他们打),当然最牛的就数独立战车第2中队(中队长重见伊三雄大尉)了。

因为这个战车中队拥有硬通货——从法国进口的雷诺f-17轻型坦克和日本自制的89式中型坦克。

现在日本人再也不想提那个英制维克斯坦克车了。

闸北成了这种类型战车的滑铁卢。

19路军越打越来劲,整个就把英国坦克当玩具车在耍了。78师(区寿年师)甚至想出办法,派人从周围农村背来一捆捆稻草,晚上铺在马路上。坦克车开过来,轮子或者引擎很容易就会被这些稻草缠住,马上就动弹不得。事先埋伏好的敢死队乘势把集束手榴弹塞入车内,好好一辆车眼看着就这样报销了。

到第5军参战的时候,连这个程序也省了。19路军向宋希濂旅借来了重型装备——淞沪战场上让日军闻风丧胆的150毫米迫击炮,一炮过去,当场就能把坦克给炸飞了。

你也不能怪维克斯差劲,本来就是给警察街头巡逻时壮胆用的,连设计者本人也没想到这可怜的小家伙还得承受野战部队的重炮打击。

当年日本一共也就从英国进了10辆坦克,在闸北的马路上瘫的瘫掉,炸的炸掉,最后都被当成破铜烂铁派了别的用途——当工事街垒用。

与维克斯不一样,法制雷诺坦克和日制89式坦克是标准的陆军野战专用坦克车。

不过,在实际使用当中,法制雷诺的效果并不好,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法国人拿来甩卖的的清仓货。

世界上第一个造坦克的是英国,接下来就轮到法国了。一战中,除了英国坦克外,战场上最拉风的就是这种法制f-17雷诺坦克。那会所有坦克里面,只有雷诺首先采用了可以360度旋转的炮塔,坦克手坐在上面,端着挺机枪,突突突地扫上一圈,着实很酷。

不仅如此,它的重量也很轻,同时代的英国坦克重达28吨,而它只有7顿,轻了足足3倍,这就保证了它的机动性能很好,跑起来飞快,因此受到了当时外界的一致赞誉。

可是地球是在不停旋转的。隔了十来年后,武器技术已经突发猛进,要再说它有多么了得可就要被人笑话了。

一战的时候,因为货俏,法国人闭着眼睛一家伙生产了3千多辆,等到战争一结束,他们傻眼了,都不打仗了,谁要买你那么多坦克?又不能帮着耕田织布,跟买回一堆没用的废铁差不太多,而且一战后大家都知道了坦克的厉害,因此会造这玩意儿的越来越多,不止英法这两家,德国、美国、苏联,甚至日本,大家都会。

怎么办,严重的供大于求啊,家里压着这么多的坦克总不能当饭吃吧,只好用上了生意场上的最后一招——挥泪吐血大甩卖。

就这样,也只抛掉一半。到二战德国人打进法国时,仓库里还堆着1千5百辆雷诺f-17呢。

来淘便宜货的大娘大嫂当中,自然少不了以勤俭著称的日本人的身影。

但事实证明,再便宜的垃圾也还是垃圾。在淞沪战场上,垃圾雷诺可把日本兵给害苦了。

(206)

2009-11-2114:29:05

火力强不强先不去说它,关键是臭毛病奇多,平时这里那里出点故障简直是家常便饭,就是上了阵还要耍大牌,开着开着一不高兴就撂挑子不干,躺那儿歇着了。

毕竟是老爷爷级别了,走两步还要喘三口大气呢,不容易啊。照理说,困了打个瞌睡也可以原谅。问题是这个瞌睡打得着实不是时候,因为不远不近,不早不晚,它歇的地儿往往正好是战场中央!

你这让跟在后面的一群老少爷们怎么办,进退两难啊,难道也像你一样躺下来歇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