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清巨鳄 > 第六百九十一章 俄使前来

第六百九十一章 俄使前来(1/2)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上海,镇海公府,荷园。

湖畔边,凉亭前,易知足与夫人及一众妾室、儿女分成前后三排整整齐齐的站着,从耶鲁大学毕业的黄文贵、方德祐一脸兴奋的站在一台笨重的可携式木箱照相机后,方德祐结结巴巴的道:“校长,各位夫人、少爷、小姐都请看我这里,笑的自然一点,自然一点.......。”

易知足不太喜欢照相,平素也极少照相,今天是夫人载通的生日,对方提出要照张全家福,他自然不好扫对方兴致,不过,说是全家福,实际上人并未来齐,许怡萱没来,白芷、林璇、夏荷不在上海,即便如此,人也不少。

为了保险,一连照了好几张,才算完事,易知足微笑着道:“平素也难得照相,机会难得,大家不妨多照几张。”说着,他对方德祐招了招手,缓步进了甚是阴凉的回廊。

方德祐快步跟上来,小心翼翼的道:“校长有何吩咐?”

“照片不能流传出去,这点你应该明白。”易知足说着掏出翡翠烟嘴点了支烟。

“学生明白。”方德祐连忙道:“今天的所有底片、照片,都会一张不留的全部送来。”

这两人都是元奇义学出身的留学生,易知足自然信任他们,否则也不会让这两业余的来给公府照相,上海有的是专业的照相馆和摄影师,他随口问道:“喜欢照相?”

方德祐不敢乱说话,担心易知足责怪他不务正业,毕竟现在回国的留学生不多,迟疑了下才道:“回校长,也就是闲暇之余,摆弄摆弄。”

“有业余爱好是好事。”易知足说到这里,心里一动,为什么不建一个照相机厂?这玩意同样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顽强的生命力,至少流行了一百多年,而且也利于促进化学和光学的发展。

见的易知足不反对他们不务正业,方德祐暗松了口气,正准备告退,却听的易知足道:“元奇打算筹建一个照相机厂,有没有兴趣?”

方德祐一楞,随即大为欣喜,连忙道:“学生虽然喜欢照相,对照相机的结构和原理也清楚,但却没有办厂的经验.......。”

易知足笑道:“爱好、兴趣,就是最好的动力......。”

话没说完,林美莲快步而来,禀报道:“爵爷,惠亲王来了。”

大清官场,夫人过生往往都是难得的敛财机会,易知足却是从来都不屑为之,原因很简单,他既怕麻烦,也看不上那点子礼金,是以载通过生,外人压根就不知道,惠亲王前来,显然是另有事情,他不假思索的吩咐道:“请他去书房,着惠甫先陪着,我稍后就来。”

一刻钟之后,易知足才缓步踱进书房,见他进来,绵愉起身拱手笑道:“奕增烈听的也是震撼无比,半晌说不出话来。

曹根生接着念道:“另,俄国全权代表普提雅廷率领使团抵达槟城,欲前往上海,是否放行?”

俄国派使臣前来上海,易知足并不意外,不派使臣前来才是咄咄怪事,略微沉吟,他才开口道:“俄国使团前来,没有不放行的道理,放行。”

顿了顿,他接着道:“今日起,解除对外国商船的封禁,英国商船除外。马六甲也无须封锁,允许自由航行。另外,着淡马锡接通对外有线电报,恢复与欧洲有线电报联络。”

赵文烈微微点了点头,英国东印度舰队在马六甲全军覆灭,大清向英国宣战一事已经没有必要再隐瞒了,瞒也瞒不住,英国就是再迟钝,也该反应过来了,再则,眼下已是秋季,因为季风的原因,就算英国要出兵,也必须等到明年了。

待的曹根生停笔,易知足接着道:“电令驻扎锡金之龚得树部,率部南下攻打加尔各答。电令海峡陈洪明部,率舰队主力北进,攻打加尔各答,务必于今年之内攻占加尔各答并返航。”

“将南北夹击加尔各答之情况转告云南车里尹有才,缅甸之太平军务必于今年年底之前赶往加尔各答汇合。”

攻打加尔各答?赵文烈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加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都城!他一脸错愕的看向易知足,忍不住开口道:“大掌柜,加尔各答至少有着数万英军......。”

易知足看了他一眼,道:“英国在印度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加尔各答、孟买、马德拉斯三地。虽然号称有二十四万,但实际上只有四万英军,其他二十万是西帕衣兵,也就是雇佣兵,是英国人在印度招募的士兵,没有什么战力,武器装备也落后。

而且,自太平军侵入缅甸,英军从加尔各答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入缅,眼下的加尔各答兵力并不多,不过三万左右兵力,无须担心。”

说到这里,他起身拉开墙上的帷幕,露出里面的大幅地图,他指点着锡金、不丹和加尔各答一带,道:“这一块地方是连接印度和东南亚的桥梁和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控制这块地方,就能彻底遏制英国向东南亚扩张。

另外,控制了这块地方,就能从海上进行调兵或者是补给,极为利于巩固西藏,若能占领这块地方,英国对西藏也会死心!”

赵文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大清巨鳄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