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司马光传 > 第三十三章宋仁宗治理天下

第三十三章宋仁宗治理天下(1/2)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仁宗年间,科举大比之年,京城里各地的举子纷纷到来。准备大考。今年仁宗十分高兴。国家安宁无事,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仁宗认为是自己修德天意眷顾而天降福祉。又临大比之年。仁宗十分想收罗天下英才为大宋效力。在朝会上对大臣们说:大比临近,朕感爽快,不知哪位大臣原作今年主考,为朕选拔英雄才俊。这时大臣范仲淹出班禀奏到:臣愿做主考官,为题天下才俊做伯乐。仁宗说:范先生,德高望重,国之栋梁,文采出众。堪当此任。有道济先生主考,朕高枕无忧矣。

且说,河南商水县化和乡姚桥村有一户姚姓人家,家有几十亩地,夫妻两个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那个姚郎淳朴善良,对邻居十分忍让。儿子叫姚晔,姚家人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博得功名。于是从小就请了教书先生,教姚晔读书。那个姚晔十分聪敏伶俐。读过蒙学,小学,学了大学。精通四书五经和经史子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快就得中秀才举人。但是姚晔很粗心大意。做事不细心。先生跟姚晔父亲说过,父亲也教训儿子,但姚晔老是记不住,粗心大意的习惯老是改不了。那个姚晔父亲也是起早贪黑的干活。他也是知书达理之人。每次犁田的时候,总给自家的地少犁一行,让给贫苦的邻家。人们后来知道了,就称其为留一犁,意为自己少犁一犁,给邻家一犁。都称赞其善良。话说到了大中祥符元年。姚晔去东京赶考。考试的时候,非常顺利,姚晔龙飞凤舞,洋洋洒洒,做好诗和赋,赋的最后一个字是马字,姚晔写完马字上部,还未写四点,忽然觉得腹中疼痛,要去出恭,便将笔放下,赶往茅厕。等回来的时候,忘记了马无四点。过了半个时辰,姚晔交了卷子。将此事忘得一乾二净。话说,姚晔的卷子到了主考参知政事冯拯的手中,只见姚晔的字体端正娟秀,诗赋文采飞扬,恣意汪洋,十分潇洒。十分满意。仔细读了几遍,十分爱惜,不忍放手,拟定为一甲。最后又看了一遍,发现马无四点。十分叹息。但仔细一看,马字地步有四个黑芝麻。将其抹去,但又出现四个黑芝麻。爬在卷子上仔细看,原来是四只蚂蚁。他又将蚂蚁抹去。但蚂蚁又爬回原位。范仲淹大为惊叹,说道此人家道有德也。不可等闲视之。于是派人,到姚晔家乡暗中打听,知道留一犁的故事。于是坚定信心将姚晔定为一甲。又将姚家故事上奏真宗。仁宗大为惊喜。在殿试的时候,姚晔出口成章,对策如流。文采与口才皆令君臣叹服。于是仁宗点其为一甲一等,头名状元。此事传遍大江南北。大臣百姓津津乐道。

仁宗一次到雄州视察边关。听说有一个武将军政搞得很好。而且长的像太祖。十分好奇,就对边关大帅将: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个武将军事熟悉,长相类关公。朕十分想见到他。”边关大帅说:“好吧,卑职这就给你安排见他的面。”马上到军营将这位武将调到帅帐。向他说:“皇帝听说你很特别,想见你。”武将听说后十分高兴。拜见皇帝后。皇帝说:“听说你武艺超群,兵法熟练,可否给我演示一下。”武将听说后马上打了一套长拳。又提上大刀上马演示了一套马上功夫。皇帝看后连声叫好。马上赐给他不少金银。又仔细观祥了武将的相貌,只见他浓眉大眼,龙眉虎目。长的真是很像画像上的关公。就跟他说:“你长的像关公,相貌不凡。”武将说:“我早就知道自己象关公。所以也读春秋,习青龙偃月刀,希望像关公那样为天下苍生效命。”皇帝又说:“关公英明盖世,你位居将军之位,可也是非凡之人啊。”武将说:“关公相貌非凡威震华夏,我长的像关公,赖关公庇佑,位居将军,若是生在乱世拥有关公这般相貌和功夫,将会向太祖那样威震华夏,驰骋天下,这当然是赖关公英明赐我这般相貌,不干大事都不行。”真宗听后心想,这人以关公自居,十分狂妄。便说:“若是在乱世将军应该是关王爷喽。”武将说:“臣有太祖的功夫,又有关公般的英武相貌当然会武功天下第一。只不过关公在我之前,我为晚生,俯首为大宋效力。”仁宗道:“将军既有关公的功夫,我用你为将军,你不是委屈了嘛。”武将听后浑身冒汗。跪倒谢罪。真宗遂将武将降一级。撤出边关军营,到军田营任守将。诸将见后,无不心有余悸,俯首称皇帝英明。仁宗告诫诸武将:“多学习关公忠义,诸葛谦逊,要深明大义,切不可浮躁心中傲慢自大。否者太平之时遭人鄙视,乱世必败。”诸武将听后连呼皇帝英明。

话说荆湖北路江夏县有一户人家姓郭。家里有几十亩地,老两口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在家读书。在远近也算得上是一户小康人家。儿子叫郭二郎,大名叫郭英才。十六岁就中了秀才。十八岁中了举人。在县衙里做了个候补知县。几次都没中进士。郭英才在当地仗着自己中了举,小有名气,平日里傲慢无礼,目空一切。整天与一帮朋友吹嘘自己的才华,自称怀才不遇。经常讥笑朝廷和文坛领袖。朋友问他为什么中不了进士,他自我解嘲到是没给主考官送礼,主考官是个庸才,不识货,让他这个才子落榜进士。一次,郭英才到江夏黄祖庙去游玩。黄祖是东汉末年的大将,江夏太守,兵败孙策身死家亡。他见到黄祖的墓志铭,十分感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司马光传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