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智能工厂 > 第一千零三章 禁止出售

第一千零三章 禁止出售(3/3)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燃气轮机技术在中国才算是真正得到了发扬光大,并且经历了三个阶段,也可以称为燃气轮机的三代技术。

第一代燃气轮机技术的特点是燃气初温在600至1000度之间,简单循环的热效率在10%至30%之间。1939的瑞士,就达到了相关的指标。随后英国和德国,也在这方面取得让人瞩目的成就。

第二代燃气轮机技术是指燃气初温达到1050至1370度之间,简单循环的热效率在32%至40%之间。

而电脑的诞生,尤其是运算能力极其强大的超级电脑,使得在材料和机械构造领域的研究进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950年前后,以天宇集团为代表的一些厂商提出了第三代燃气轮机技术,燃气初温可以达到1400至1500度之间,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到40%以上。

提高燃气轮机气体温度的技术难关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叶片材料的选择。

普通钢材的熔点是1500度左右,如果用普通钢材制造燃气轮机的叶轮,那么在1450度的气体中,这些叶轮将会软得像煮熟的面条一样,根本就无法正常工作。所以,

能否制造出气体温度更高的燃气轮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制造出耐高温的材料。

高温材料的制备,又需要另外一段冗的字来介绍了。这其中涉及到粉末冶金技术、高压锻造技术等等。现代工业可谓环环相扣,任何一项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整个工业体系作为支撑。

中国的工业界花了30年时间奠定根基,含辛茹苦地积累起了方方面面的技术和装备,如今终于有底气能够站立在世界诸国之巅。

陈氏重工搞燃气轮机已经有八年的时间,牵头的是搞航空发动机出身的。

天宇集团最初搞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为海军舰艇提供船用主机,为此,陈泽当年还专门从德国引进了著名的燃气轮机专家布列斯来提供技术指导。

陈家在燃气轮机项目上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所取得的成效也是十分喜人的。

六年前,陈泽就拿出了船用的30万千瓦燃气轮机,并被海军接纳,应用于国产新型驱逐舰上。前年,船用60万千瓦燃气轮机也试车成功,目前正准备应用于南海舰队他们正在建造的五万吨级常规动力航母。

在研制船用燃气轮机的同时,陈泽所带领的团队还开发出了用于乙烯压缩机、中央空调以及电厂的各类燃气轮机产品,其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最先进水平。

这一次陈氏重工到武汉装备展来,燃气轮机就是他打算重点推销的产品之一。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底气,所以作为公司销售人员的邵伟刚对于这些高鼻阔目的洋鬼子丝毫也没有怯意。

“唉,以前都是别人向我们采购机器,想不到今日却反过来了。”带着无限的遗憾,斯塔克离开了武汉装备展的会场,在买来的天驳牌轿车里,感叹着今日的事。

“别提了,我们急需的设备,好说歹说,中国人就是不卖给我们,真是气死人!他们难道不喜欢钱吗?就为了一个政府禁令,一个个都是讳莫如深的样子。”提欧不满地抱怨着,作为公司的装备采购部经理,这是他这辈子最难堪的一天了。

“华夏联邦政府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中国的企业哪敢为了一点小钱去得罪政府呢。”约翰尼比较了解中国的局势,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唉,目前全球最大的八万吨级模锻机是在中国,这就是技术差距啊。至于我们斯塔克工业,连两万吨模锻机都没有,我们的粉末冶金叶轮,还要运到澳大利亚去加工。事实上,我们虽然也在前进,但中国人跑得实在是太快了。”

“这……”提欧哑口无言了,这是实情,根本无法反驳。

约翰尼能够当上斯塔克工业的第二大股东,自然也是有几把刷子的。

他知道,当今制造高温材料的主流技术就是粉末冶金技术,而粉末冶金工艺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高压模锻,要把金属粉料放到几万吨的模锻机下面去锻压成型。

模锻机的压力,直接影响到粉末冶金技术的水平,而正如爱德华所说的,斯塔克工业并没有自己的大型模锻机,它的许多粉末冶金件需要运到澳大利亚去找中国的境外厂商代工,用那里的4.5万吨模锻机来锻压。

中国不少大公司都在澳大利亚开设了分公司,并且那里名义上并不在华夏联邦政府直接管辖下,一些法律也相对宽松些,技术上的往来更为频繁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智能工厂章节列表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