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砍柴的,又称樵夫。
唐三年少时,跟着大人做过樵夫,所以觉得自己是专业的。
于是现在的洞府边就已经整齐的堆满了很多柴,多到可以用上一年。
樵夫砍柴,卖柴为生。
没有人买唐三的柴,他也不需要靠柴来生活,因为老头总是自己烧柴做饭。
唐三曾想,难道老头师傅以前也是在这里一个人烧火做饭?
这中山应该有一个火房什么的吧?
无数次想问这个问题,最后又无奈的憋了回去。
自从离开三少后,这老头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世外高人,不苟言笑,惜字如金。
唯一的爱好就是烧火,做饭时烧,不做饭时也烧。
哪怕是在这末春季节,天气已经开始炎热。
老头也总是一直盯着红红的火焰,好像这就是他的修行。
放下手中的砍柴刀,再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唐三的心里终于开始有些抱怨。
这都快两个月了,还是日复一日的砍柴,劈柴。连这片山林都没有出去过,虽然知道这是中山,但中山又在哪里?连大门都未曾见过。
烧火老头又在火焰里入神,偶尔拿起一根柴轻轻的放入火堆,身外的一切好像都与自己无关。
唐三走到他身边,再次确认还是会自讨无趣后,又转身拿起柴刀,对着木柴就劈了下去。
……
……
阳光下。
巍巍昆仑墟。
万古长存。
山顶常年积雪。
末春、全夏、早秋中,山下旷野清新。
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手拿羊鞭,望着越来越近的三个人影,摇了摇头,转身走进羊群,嘴里喃喃自语道:“又是几个觅仙人,世间痴人不断。”
“老人家,能否讨杯水喝?”
虽已来到昆仑下,口渴难耐的刘贝三人来不及激动,见到有人后就立刻上前问道。
老人家没有回头,声音没有任何情绪的回答道:“向前直走,穿过那小丘,就能见水。”
老人家未再关注来人的回应,而是拿着羊鞭,慢慢的朝着离山脚不远的石头小屋走去。
虽然看着沧桑,但他的脚步却很轻盈,看不出一点老态,眼看就要来到屋前。
他突然停住了脚步。
就像是看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老人又抬头看了看四周,好像是在确认什么事情。
然后他的脸色终于变成了不可思议。
这里呆了十多年,人都是从外面来,没有谁能逃过自己的眼睛。
这个娃娃难道是从山上下来?
小屋门口的石凳上,一个全身火红衣服的孩子坐在上面,手里拿着一个水果一样的东西在啃着,同时眼睛还直溜溜的看着老人。
他的身旁还有一只大猫,也在咀嚼着水果,很是专心。
这个孩子站了起来,手里又多出一个,向着老人就抛了过去。
不偏不倚,刚刚落在老人微微前伸的手掌里,他下意识的紧紧握住,这才认真看了看。
咦?
难道这是王母桃?
民间传说,昆仑有一种果,形似桃,皮白。有缘人一年四季均可获得。
但是山上山下,这方圆十里内,只要人能去的地方,自己哪里没有去过?别说桃,连桃树都没有见到过一株。
“老爷爷,借你小屋子住住,我用这些换。”
老人抬头一看,眼睛都直了,只见这孩子身后,一堆这样的水果,少说也有几十个。
传说这果子延年益寿,快死之人吃了可以再向阴王要命,重病之人吃了可以很快痊愈。能够得到的人都不知道祖辈积了多大的德。
一下出现这么多?老人这才仔细观察起眼前人。
白白嫩嫩,干干净净,就像精灵成身。
哪里有一点风尘仆仆,就是在这里修养生息的。
“你一个孩子?”
“还有它。”
这和猫没关系,我是问你一个人来的?老人压根没有考虑他是刚才那三人一伙的,因为明显不是一路人。
“哦,明白了,我是一个人。”
小莽子一笑:“老爷爷,不要这表情,我真的一个人,比那三个人先到,然后就去山上转了转,就带回了这些好吃的。”
按照小莽子现在的性格,是不会一下说这么多话的,有可能是快两个月没有和人交流,所以话就多了些。
老人指着他身后的王母果,不可思议的说道:“你去山上转了转?就得到这么多?”
“对的,很好吃,你吃吧,吃完了我再去摘。”
老人:……。
……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