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言情小说 > 洪荒通史 > 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

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1/2)

上一章洪荒通史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人族的大变终于拉开了序幕!

人族中对禹传位于伯益反响最大的要属禹的儿子启,而其部落中大多数人也都支持启,伯益虽然继位人皇,但禹当年手下的大臣都并不看好益,反而更看好坚强果断的启。而大禹的儿子启,在听说大禹要将共主之位传给外人之后,积极联络大禹手下的的大臣们,准备在大禹离去后以武力夺取帝位。

伯益继任了共主之位,其后不久,启在经过了一番的准备后,成功地拉拢了人族大多数部落的支持,迅速架空了人皇伯益的权力,成为人族的实际领袖。再后来,启在众大臣的支持下掀起叛乱。

伯益对于政务虽是精通无比,但又如何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启的对手,当下他的军队被杀的大败,伯益自己也被俘虏,最后被杀。启虽然通过武力登上了帝位,却有不少支持禅让制的部族起来反抗他的统治,其中就以有扈氏为代表。他以“尧舜举贤,禹独与之”为名反对启的统治。启发兵讨伐有扈氏,大战于甘,战前,启作《甘誓》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其部众被罚为奴隶。各部落不敢再有异议。

启的统治得以确认巩固,在此时启也正式宣布,自立为王,建立大夏王朝,家天下的世袭制终于正式取代了禅让。

人族自此结束禅让制度,进入世袭制。启这次的叛变可谓十分成功,让诸圣感到人族的春天即将来临,天庭之上的玉皇大帝也对此十分兴奋,盘算自己该如何行动方能从人族中得到更大的好处。

可惜的是,启在建立大夏王朝之后,也怕圣人阻止,于是在他在位其间,虽然他并不制止三清的传道,但也并不认同三清及天庭的存在,启怕天庭及各大教派会干涉到人族的内政,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天庭及各大教派并有在启在位其间,并没有在人族得到充分的发展。反倒是一直以来毫无动静的逍遥一脉受到启的大力推崇。

启在位人族算得上是得到了发展,民心思定,民心所向即使是圣人对启有所不满,也奈何不得启,只能静待时机。

可是,启死后,他的儿子继承王位,也就是太康,太康继位后圣人便开始对夏朝有所试探,东夷族开始叛乱,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也逐渐丧失了部分的权力,不过当时民心还是偏向夏朝,所以东夷族也无法灭掉夏朝。

后来,夏朝经过三代大王的努力,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的权威终于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

夏朝当发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国进一步衰落。

至桀时,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夏朝,更是德政衰败,民不聊生,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自恣。

桀统治夏朝,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妺喜。桀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

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

伊尹是汤的妻子的陪嫁奴隶,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乘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政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

伊尹以唐尧、虞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太史令终古哭着进谏,桀反而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夏桀已不可救药,就投奔了商汤。

夏桀手下有个叫关龙逄的臣子,听到老百性的愤怒声音,便对桀进谏说:“天子谦恭而讲究信义,节俭又爱护贤才,天下才能安定,王朝才能稳固。哪今陛下奢侈无度,嗜杀成性,弄得百姓都盼望你早些灭亡。陛下已经失去了民心,只有赶快改正过错,才能挽回人心。”桀听了又怒骂关龙逄,最后更下令将他杀死。

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桀日益失去人心,弄得众叛亲离。

这时候,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日益兴旺了起来。桀担心商汤会危及自己,就借故将他囚禁在夏台(今河南省禹县境内)。商族又送桀以重金,并贿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洪荒通史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