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4-1918:52:45

私底下,“低调俱乐部”的老大汪精卫则把尚在武汉的唐生智和张发奎请去吃饭,席间一再哀叹,说不能再打仗了,得另想法子。

在汪氏想来,唐张都是在京沪线上吃了大苦头的人,尤其唐生智,既是早期抗日战略的参与者,又是后期南京之役的当事人,如果他能当众表个态,表示仗确实打不去了,那应该比谁都更有说服力。

唐生智这时虽因南京之败而备受指责,却仍不改初衷。席间他悲愤地对汪精卫说,我们已经死了这么多人,他们都是为抗日而死的,如果这时还要“另想法子”,何以对祖先,何以对死者?

汪精卫低头不语,家宴遂不欢而散。

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主战,与淞沪战前,甚至南京失陷以前都大不一样,需要真正有点逆风而行的精神。

像曹操读完书信的状态一样,蒋介石的病也很快好了,并且坚决主战。

此时求和,对国民党和政府而言,无异自取灭亡,不仅“外侮难堪”,要蒙受莫大耻辱,而且会导致“内乱益甚”,国内将因此再度失去凝聚力,重新进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局面。

你们这些人只看到如今时局之危,却不晓求和之害,真是愚不可及,“何能撑此大难也”。

他把主和的官员,包括汪精卫、孔祥熙、于右任、居正等一个个找来,逐一进行面谈,反复说两句话,一句是“当此国家危迫之时,若无坚忍不拔之志,从何立足”,另一句是“与其屈服而亡,不如战败而亡”。

在屋内漆黑一片,似乎看不到一点光亮的艰难时刻,蒋介石把窗帘布一拉,说看看外面,世界大的很,我就不信没人帮我们一道整治日本人,关键是我们自己得“苦撑待变”啊(“不患国际形势不生变化,而患我国无持久抗战之决心”)。

由于蒋介石的力排众议,武汉政府终于达成一致,决定对于近卫所提条件,将“一概不予理会”。

尽管如此,外交部在答复陶德曼时,却并没有一口拒绝,而是说需要时间研究商量,等敲定后再正式答复。

距离最后答复,还有将近一个月,这一个月可以做多少事啊,对于蒋介石和他的军事部署来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抢时间。

近卫内阁和军方当然也不傻不笨,不可能呆呆地等你在那里“研究商量”而迟迟不动,他们在递交“靖和条件”时就说得非常明确:在你点头答应条件之前,绝不影响日本的军事行动。

然而事情说来却也怪,南京失守之后,日军并没有马上选择沿长江直取武汉,显然,这与日本人开战以来“兵贵神速”的作风是不符的。

(1109)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