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节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1-04-2007:38:36

国外有观察家曾经指出,当时只要日军立即向内地进兵,他们可能遇到的最大障碍,恐怕也只是“丛山与丘陵”。

是的,虽然利用南京保卫战,武汉已初步组织了二线防御,但“初步”毕竟是“初步”,离“牢固”还有不小距离。

毫无疑问,日本人在“战胜”之后不继续穷追其敌,是在关键时候下了一个大漏着,而这个漏,不是他们自己想漏,却是不得不漏。

与淞沪会战前不同,此时日本已经占领了江南广大地区,这些地方的中心城市,包括南京上海在内,都需要人马屯扎,这使他们手里能利用的机动兵力大大减少。

这是两难,你弃地而追敌,那当初拼死拼活攻城略地有什么意义,可是倘若要分兵守住城市,则必然影响军队推进速度。

偏巧这时北方日军也有放慢的迹象。

早在淞沪会战如火如荼之时,日军就在北方同时展开了三线进攻,可以说没有哪一线未达到其战略目的,如果照那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蒋介石担心的“元军路线图”恐怕早就变成现实了。

所幸日本参谋本部很快就被迫改弦更张,从原先的战略企图上被生生地拉了回来——

蒙疆兵团一直打到绥远,气势极盛,但在风头最健的时候,中苏签约了。

虽然苏联并没接着在边境上举行军事演习,但对中国进行军援以及加强远东战备,都清楚地表明,它已将日本作为自己的潜在大敌。关东军对此不能不有所防范,在攻克绥远后便解除了蒙疆兵团的番号,东条英机和部分关东军编组部队都重返东北,这样三线就变成了两线。

香月的第1军在攻下太原后,本可顺着平汉线迅速南下,乃至渡过黄河,直取武汉,这也曾是蒋介石最为忌惮的。

然而因为淞沪会战的缘故,作为主力之一的熊本第6师团被调到了南方,导致其作战能力严重削弱,加上华北占领区亦需分兵驻守,实际已成强弩之末,前进速度想不慢下来都不行。

与之类似,西尾的第2军里面,也被抽走了比较强的京都第16师团,而且一样得在身背后留置兵力。

从最初的实力比较上来看,第2军不如第1军,华北战场的大规模战役也大多集中在第1军和蒙疆兵团进攻区域,可是令蒋介石倍感焦虑的却是,一直以来,第2军针对的津浦线战况都极不理想,甚至还不及山西与平汉线。

冯玉祥的六战区已被第2军逼到了鲁北一线。

老冯原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但在淞沪战场上没得到什么施展,蒋介石便让他去领导津浦线上的第六战区。

照理说,全国所有战区里面,没有哪个战区比六战区更适合老冯,这里的韩复榘、宋哲元、庞炳勋,都是他在老西北军的旧部,可让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意想不到的是,恰恰这个战区对他最为排斥。

其实也怪老冯自己,他此次到六战区去上任,颇有一些个人的私心杂念,那就是想乘机通过鹿钟麟抓军队。

韩、宋、庞都是些什么人,对此最为敏感,马上就看出来了。

(1110)

本站7x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请牢记经典址:[拼音第一个字母]手机看小说:【经典小说】,x小说下载请到小说信息页,请点上面的“返回书页”!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