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02-2319:22:58

作者:la胡子回复日期:2010-02-2317:33:26

从新浪转战到天涯,有点“浪”迹“天涯”的感觉。还是跟着老关看故事吧。

—————————————————————————————

向老胡兄问好!

2010-02-2409:19:21

这位兄弟是服部旅团的一个下级军官,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而且文笔着实不错,跟那个著名的东史郎都有得一拼。当然了,在战火纷飞的前线写日记,除了要有雅兴外,也得有时间——石桥的八字很不错,被分配在了预备队,玩命的事不到非常时刻用不着他去,所以时常能得着空趴下来涂涂抹抹。

据他在日记中说,到3月14日这一天,他们竟然没了粮食,连晚饭都吃不上。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前线与后方已经脱节了。

在此之前,不会发生这一问题。为什么?因为那时日军的大队部就建立在老婆山后侧的白台子,后勤供应非常便利。

但在连遭夜袭,特别是11日的那次大规模夜袭后,服部旅团已不敢再把大本营和后方基地放在距离前线如此近的地方。

在哪里呢?在喜峰口外的宽城和都山。

这样一来,断个半天粮就用不着大惊小怪了。同时,由于害怕29军再次发动类似的偷袭行动,截断其后路,日军在进攻时也是瞻前顾后,一步三回头,再也没有了开始时的那种“大军一到,玉石俱焚”的派头。

让服部料想不到的是,这些还仅仅是他表面上需要上为那个可怕的晚上所付出的代价。

事实上,29军已经从服部那里捡到了无价之宝。

那就是大刀队在白台子缴获的日军作战图。

图上,日军的进攻箭头清晰地指向了一个地方——长城罗文峪。

这个罗文峪指的其实是两个关口,一个是罗文峪关,另一个是附近的山楂峪。长城到这里的时候,正好呈45度角凹进来,因此这两个关口离29军军部所在地遵化可以用近在咫尺来形容,相距不到20里,骑兵半日即可到达。

罗文峪离喜峰口却有100里,此地若失,喜峰口将腹背受敌。再进一步,遵化若失,整个中线、东线守军将被切断后路,华北防线势必倾刻崩盘。

在战术安排上,弘前师团师团长西义采取了有缝就钻的灵活策略,即乘29军主力在喜峰口被服部旅团吸引住的机会,集中承德的第4旅团(铃木旅团),准备一举突破罗文峪。

当时,由于喜峰口作战激烈,众人的目光也确实都聚焦到了那里,谁也没想到日军对长城地形如此熟悉(看看他们绘的中国地图就知道了),会对不那么惹人注意的罗文峪切上一刀,而先前据守这两个关口的,仅有冯治安师的一个营(轩继瀛营)!

一旦成功实施,这无疑将是日军包抄战术的又一个经典,不由人不惊出一身冷汗。

攻方确实高明,守方也确实险到极至。

从军事角度上说,喜峰口打得再精彩,也只不过是得与失的问题,而罗文峪对29军乃至整个滦东部队(包括晋绥军和东北军)却生死攸关。

如果不是拿到这份作战图,大家不仅都白干了,而且还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看到这里,包括我这样的门外汉也许都要按捺不住了:还等什么,快把部队都调过去啊。

宋哲元不是门外汉,他不敢轻动。

(449)

2010-02-2414:52:51

长城那么长,兵就这么多,如果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谁敢孤注一掷,把筹码都提前堆到一个地方去?

顾了这头,其它各头势必要有所削弱。万一在白台子上捡到的这张地图是疑兵之计,等你把人马都调到一个对方其实并不想动的罗文峪,他却趁机打你别的软肋,如之奈何?

到时候,没准哭都没地方哭去。

因此,这个情报必须得到实地的验证。

宋哲元通知罗文峪外尚未撤入关内的地方政府和民众,一旦察觉承德日军有南下动向,随时组织南撤,并向29军总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

3月14日,宋哲元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承德以南的兴隆县县长打来的。后者告诉他,承德日军有步骑联合部队大约3000多人,已于昨天晚上到达了鹰手营子大道。

鹰手营子大道离兴隆县北面不远,这位县长正加紧安排难民南撤入关。

宋哲元立即把这股日军与作战地图联系了起来。

虽然日军南攻罗文峪的可能性仍然不是百分之百,但必须有所行动了。

宋哲元最先想到的是动用近卫军——原属张自忠师,现为遵化城防部队的祁光远团,他从里面拨出2个手枪连,由一名指挥部的参谋带队,增防罗文峪,归属轩继瀛指挥。

这两个手枪连实际就是29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