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10-11-0209:02:22

张寿龄是老西北军的人,西安事变前后才刚刚进入29军。他以前跟赵登禹是认识的,那时赵登禹还只是一个营长,长得高大威猛,“身躯雄健”,然而这么多年不见,在南苑一碰面,他就发现对方消瘦的可怕,与原来竟然判若两人。

赵登禹是被毒品给害了。

想当年,喜峰口上,赵英雄挥着大刀,曾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可自从不打仗,过上太平日子后,他也躺在坑头上,吭哧吭哧地抽上了大烟。

那个时候好这口的29军将帅,以赵登禹和张自忠为最,两人都陷入了“烟霞之癖”。赵登禹自己也知道不好,曾想延请京城名医帮他“秘密戒除”,可惜每每又临时动摇,迟迟下不了决心,因此身体变得越来越差,再没有了原先一夫当关的气概。

在29军领兵打仗,主帅之勇是很重要的。赵登禹既已无复当年之勇,对南苑的情况又不熟悉,就免不了会在临阵指挥和个人表现上大失水准。

由董升堂来接替指挥,不是太早,而是太晚了。

领命之后的董升堂意识到,若不把东南那一角的漏洞给堵住,局面将不可收拾。

他需要调度兵马去“堵漏”。

可是南苑地方是很大的,通讯又中断了,如何跟这么多部队联系呢。

派传令兵?

太慢了。

董升堂跨上一部脚踏车,冒着日军的炮火,找到了军特务旅。

有了这支部队,再加上步兵团的一个机枪连,前去恢复东南阵地。

但缺口既已撕开,堵已堵不住了,随后就是越撕越大,已经形成了“管涌”。

见势不好,董升堂赶紧把特务旅的预备队也调上来,占住南营房的预备阵地,总算是暂时滞缓了日军的攻击。

在南苑指挥官中,张寿龄也是表现相对突出的一个。在东南阵地失守后,他是学兵们现场唯一能找到的高级军官。

退守预备阵地后,张寿龄遇到了副军长佟麟阁。

佟麟阁虽然也一直在前面作战,但钦定的南苑指挥官不是他,是赵登禹和郑大章。只有找到赵郑二人,特别是找到郑大章的骑兵团,才有机会与董升堂合兵一处,扭转南苑不利的战局。

往赵登禹所在的指挥所打电话,没人接。

又给郑大章打电话,还是不通。

这才想到,电话线路可能被炸断了。

赶紧派人派去指挥所,回来报告,空无一人。

听到这一情况,连佟麟阁也愣住了,莫不是老赵也亲自到前面来杀敌了,可没见着他人呀。

张寿龄说,要不先去找郑师长吧,他手上有骑兵团,可以对日军发起冲锋。

佟麟阁一想对。

他是副军长,配有小汽车,当下就和张寿龄一起乘着汽车到了骑兵团的营地。

去了才发现,仍然是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

最后在一个士兵嘴里才得到消息,原来郑大章早在黎明前就带着他的骑兵部队撤走了。由于南苑战斗打响时,指挥机关一片混乱,竟然没有人发现这一情况。

佟麟阁很生气。

这是什么时候,身为南苑方面的副总指挥,没有军部的命令,怎么能说撤就撤。你郑大章当然是马快,可其他没有马的弟兄还被困在此处啊。

此时,佟张二人心里都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赵登禹别是也和这姓郑的一样,没有上级的命令就擅自撤离了吧。

事实是,赵登禹撤是撤了,不过他是接到命令的。

从骑兵师营地出来的时候,迎面跑来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地通知大家:宋哲元军长已从北平发出命令,同意南苑所有部队都撤往北平城里。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不是说通讯设备都被炸掉了吗,怎么还能收到北平的命令。

事实上,这个命令不是用电波发过来的。

(871)

2010-11-0308:59:38

南苑方面枪炮声一起,宋哲元立刻感到大事不妙。

他急忙亲自给松井挂了个电话,问对方为什么出尔反尔,“最后通牒”时间未到就开始进攻。

松井牛得不得了。所谓“有钱大三辈,没钱小孙子”,他现在手里有的是资本,根本就不愿搭理你。

这个老奸贼还用一种嘲弄的口吻对宋哲元说,你们不是在广安门也对我们“侮辱过甚”吗,一报还一报,有什么不可以呢。

后悔了吧,晚了,我们已经采取“独自行动”了。

在与松井交涉无果后,宋哲元和冯治安立即出兵援救。

出兵的方向不是南苑,而是丰台。

原驻丰台的步兵旅团主力已经加入了南苑作战,丰台兵力空虚,只有少数守备力量在看家。一时间,手忙脚乱,完全陷入苦战之中。

29军迅速占领了丰台车站,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剩下的日军顶不住,只好缩到附近的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