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1/3)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0-2919:20:04

滨本立刻向多门师团长汇报:我部已成功占领大兴车站,支那军队仓惶逃蹿。

此刻,他再也顾不得什么帝国军人的操守了,反正挽回面子最重要。至于中国军队是怎么消失的,为什么要消失,根本就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多门一听,以为是滨本小宇宙爆发,依靠实力打跨了马占山。当下就激动起来:还等什么,继续追击,把支那军队一口吞掉。

就在他派滨本正面进攻大兴阵地时,高波骑兵队也已奉命从右翼悄悄绕了过去,主攻目标就是大兴后面的三间房。

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抄掉马占山的后路,对中国守军形成全面包围。

作为主力师团的师团长,日军中将,多门比他的部下要强多了。

他亲眼看到进攻部队是怎样被马占山包饺子的,一样的战术,他今天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倘若马占山不主动退至三间房,大兴无疑就是他的死地!

三间房不光只有三个房间,实际上它是一个村落。

但这又不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是北满铁路的交通枢纽。在它北面70里的地方,就是省城齐齐哈尔。

三间房如有闪失,省城将无屏无障,无险可守。

马占山把他的最后一道防线设在这里,已有做最后之抵抗的打算。

到了三间房以后,守军已经明显感觉到后援不足的问题。马占山发出电报,调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旅)紧急赴援。

然后他在齐市郊外的昂昂溪建立临时指挥所,并以三间房为中心,对各个防守区域重新进行了设防。

滨本在多门的催促下,不得不准备再次动身。

不动身在领导那里是通不过的,但是动身前可得预先想好打法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如何才能攻进三间房阵地,而是怎样才能不被对方包饺子。

马占山可称得上是位称职的厨艺大师,特别在包饺子方面。

东北的饺子我吃过。依南方人的口味来说,实在算不上好吃。皮太厚了,馅也不是很多。

但我想马大帅的饺子肯定风味独特,特别好吃。

因为滨本掐指一算,不过六天工夫,已连着吃了三次,平均每两天吃一次,而且越吃越上瘾,越吃劲越大。

他的搭档兼部下田畑就是这样给撑死的。

滨本总结经验教训,觉得无论如何不能重蹈覆辙。手下的联队他留下两个,专门看着大兴车站,以免给马占山抄了后路。

跟他上路的只有自己的第16联队残部。

开始嚣张过度,后来又谨慎过头,指的就是滨本这种人。

一支部队是胜利之师,还是残兵败将,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

负责左翼进攻的第16联队从上到下,都是一副战战兢兢蔫头耷脑的模样,而且走起路来比乌龟还慢,半天都挪不了几步。

那架势不像是要去中国守军拼命,倒像是去叙旧情的。

防守左翼的是步兵第3旅李青山团和第2旅(苏炳文旅)吴德林团。

这两个团的防守区域原本是属于骑兵第2旅(吴松林旅)的。但由于高波骑兵队从另一翼包抄过来,吴旅要去对付敌人骑兵,他们彼此就对调了一下。

在李青山和吴德林这两个伏击老手面前,接受正规战教育的滨本很不适应。

所以这次,他又上当了。

(139)

2009-10-3009:35:52

马飞宇兄:

关于骑兵联队的数量,500-600是我看到的一份资料上说的,上面说参加江桥之战的日军骑兵就这么多。但我确实也看到有说日军骑兵联队人数一般在900-1000,甚至更多。我觉得马兄所言可能是对的。那为什么有500-600一说呢,我分析,可能是这样,也就是骑兵第二联队实际上没有全部参加江桥之战。依据是带队指挥官高波并不是骑兵第二联队的联队长。当时的联队长为若松晴司中佐(无天组,陆军士官学校第17期)。所以我在帖中也注明高波带的是骑兵队,而没有用骑兵联队这个说法。此处也是我比较有疑问的地方,并希望能看到更权威一点的资料说明。

2009-10-3009:39:53

本来谁上当也轮不到滨本。这哥们连日来被苦水泡了又泡,胆子已经变得比兔子还小,根本就不敢轻易发动攻击,而是派了一支侦察小分队先去探明情况。

但如果你因此小看了他,那就错了。

滨本还是有点血性的,尤其在得知他派出的这支侦察小分队被马占山歼灭以后,更是暴跳如雷。

歼灭就歼灭吧,那么多人都被歼了,还在乎这么一点?

问题是这些侦察兵不是好好的被歼的。马占山的部队消灭他们以后,又把脑袋割下来,装进麻袋扔在了路边。

是可忍孰不可忍。滨本被彻底激怒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