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1-0719:07:45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军队中出现了两个派别,堪称日本昭和军阀的两大怪胎。

如果看实质,这两派都是“国家改造运动”的发展和变种,宗旨都是要让军人统治国家,主宰一切。

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一派叫统制派,这派算是极右的,认为革命不能踢开政府,要由军部为统制,带着政府一道革命,政府就是不想革,你也要逼着它革。

另一派叫皇道派,这派算是极左的,他们要踢开政府闹革命,主张把高官全收拾了,直到普天之下除了天皇,老子最大。

荒木贞夫在陆军当然有影响,因为他不仅是这个无法无天的皇道派的老大(“皇道”一词就来源于他平时的口头语),而且还在陆军大学当过校长。

陆大历史上,有三任校长都与“九一八”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现在我可以把他们的名字报全了。

他们按时间顺序,一人做了一年,先后是林铣十郎(就是那个朝鲜的越境将军)、荒木贞夫和多门二郎。

当初参谋本部的一帮人策动“三月事件”,就是想建立一个以荒木贞夫为首的军人内阁。

现在,这个狂人中的狂人、疯子中的疯子终于上台了,军队当然是一片欢呼——从此以后,咱上面也有人了。

这之后,关东军就没什么听话不听话的问题了。因为陆军省的声音就是他们的声音,而陆军大臣就是他们利益和要求的代言人。

既然关东军这么看得起自己,陆相荒木贞夫也投桃报李,一个劲地在朝廷那里帮他们鼓吹。

在荒木的提议下,日本内阁通过决议,将东北四省(除原来的三省外,张学良临时把锦州设为了省)划入日军绥靖区。

接着,国会又通过了向关东军致敬案。裕仁天皇对“皇军之威武”大加称赞,并下诏书慰勉。

他对东北军的那句著名评价也开始传开了:“(与皇军相比)东北军真是太监军队。”

一个陆相的任免,几乎让本来想搞好中日关系的犬养内阁成了货真价实的好战内阁。

“和平”解决“天津事变”后,张学良认为这样一来,关东军就没了进攻锦州的借口。

然而他又错了。

我们要记住,借口永远是属于强者的,如果他没有借口,为了方便欺负弱者,也会随时再找一个出来。

这次的借口是剿匪。

其实说白了,他们自己就是匪,是东北最大的日匪。

贼喊捉贼向来是日本人的长项。

关东军很快就将踏着大凌河的冰进军锦州了。

这次本庄繁是准备在锦州下点大本钱的,因为江桥之战给他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东北军可不个个都是孬种。

如果把江桥模式复制到锦州,这位关东军司令官的脸部肌肉就不能不剧烈抖动两下了——

马占山手下才不过几千人,锦州守军却有十几万。

马占山没有什么军备后援,锦州却可以通过陆路和海路源源不断地从关内调来援兵和弹药。

本庄繁当然无法把锦州想像成沈阳。

因为这里毕竟是东北军在东北的最后一块军事重镇,此一战势必鱼死网破,全力以赴。

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人荒木给罩着。

原先关东军调兵很困难。江桥战役时,本庄繁连发几个加急电报,要求国内增援,但都被政府挡着,愣是一个兵没讨到。

现在陆相亲自出手,一切都解决了。

进攻锦州的部队,除参加过江桥战役的第2师团(仙台师团)和混成第39旅团(嘉村旅团)外,又从国内增派混成第8旅团(村井旅团),从朝鲜增派混成第38旅团(依田旅团),最后连嘉村旅团的大本营朝鲜龙山师团也一齐拉了过来。

空中,则由关东军飞行队大队长长岭龟助大佐(陆大第28期)亲自领衔,率领所属5个中队往来助战。

与江桥之战的添油战术不一样,这次关东军一开场就亮出了宣花板斧,摆出了一支很牛的阵容。

对本庄繁来说,美中不足的一点,是海陆空缺了一个“海”,否则就太完美了。

但海军可不是他能调动得了的。

(166)

2009-11-0809:33:29

“九一八”事变时,本庄繁就曾要求驻旅顺口的海军第2遣外舰队帮忙,把舰只集中到渤海湾内的营口附近,以策应关东军的陆上行动。

注意,这里是要求,而不是请求。

当即遭到第2遣外舰队的断然拒绝,理由是另有任务,且未接到军令部相关指令。

下面的话没说。

你本庄繁算个什么东西,竟然对我们海军指手划脚起来了,请问你妈贵姓?

本庄繁碰了一鼻子灰。这次他想通过参谋本部来跟军令部打招呼。

领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