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2)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2009-11-0814:06:12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政府还是那个政府,但里面的人已经换了。

在外部倭寇环伺,内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一向示人以强硬形象的老蒋也不得不对广州方面服软了。

按照汪精卫们的要求,老蒋不仅释放了胡汉民,还亲自把他送到车站。

别的也没多说,原本威风八面,不可一世的老蒋只对胡汉民说了一句话:我错了,请原谅,今后还请多多指教。

堂堂元首,能说出这种话,认错态度也算是够诚恳的了。没想到元老根本不卖元首的帐。

错?

错哪了,说出来。说不出来,这就又错了。

撂下这番尖酸刻薄的话之后,胡汉民又当着众人的面,把老蒋狠狠一顿数落。然后扬长而去。

面子,算丢尽了。可这就是政治。老蒋不仅不能生气,还得继续腆着个脸来朝汪精卫们说好话:

现在是共赴国难的时候,咱自家兄弟就别再互相拆台了,免得让外人看笑话,还是搬一块来住吧。

广州方面的回复也很干脆:我们其实也不想这么干,还不是因为你这人太讨厌。如果你滚蛋了,那我们就自动撤销政府,把家搬到南京来。

没别的办法了。

老蒋咬咬牙,成交。

就这样,老蒋宣布下野,广州政府随之撤销,一帮人全都搬回南京,代替老蒋当起了家。

既然老蒋都下去了,跟他闹别扭的汪精卫、胡汉民也暂时没好意思抢那头把交椅。

实际的政府领导人是新任行政院院长孙科。

这位小兄弟头上的光环很亮,虽然年纪轻轻,却颇有乃父之志。鉴于老蒋倒台,多少跟他抗日不积极有关,孙科决定改弦更张,给日本人来一个酷一点的造型,对日态度开始趋于强硬。

但这个强硬却往往只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之上,因为他和汪精卫、胡汉民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软肋——不是军人,没有军权,军队不听他们的。

说起来,这也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一个政治怪象。

本来政府是应该由懂治理会治理的各级文官主导。文人主内,武人主外,各负其职,才更合理一些(这也是广州政府的口号)。

但实际情况却是,文人往往得看武人的脸色,更有甚者,有些武人连表面功夫也不高兴做,直接把文人一脚踢开,不管会不会断案子就自己做起了县太爷(典型的如狗肉将军张宗昌)。

现在孙科也碰到了这种倒霉事。

老蒋人虽走了,部队却还属于“蒋校长”的,别人调不动一兵一卒。其它部队也是各怀心思,反正就没人愿意听他这个国家领导人的指挥。

锦州告急,孙科急忙召集政府开会,讨论增援问题。

会开了大半天,之前口号响亮的各路诸侯却没一个愿意去打仗。

孙中山是“知难行易”的倡导者,他的公子却着着实实地尝到了“知易行难”的苦头。

中央不派援兵,这成了张学良不愿固守锦州的一个重要理由:东北又不是我一家的,你们都不管,我也不管。

东北军撤兵关内,事先孙科和南京国民政府并不知道。等从情报部门得到消息,已是几天后的事了。

孙科气得不行。不管怎么说,你还是政府的人,怎么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往后退了。

他立即向张学良发布命令,要求其死守锦州(“积极筹划,以固强圉”)。

这是“九一八”以后,国民政府下达的第一道抵抗命令。

(168)

2009-11-0819:08:33

没想到张学良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里。

老蒋的话我也得捡好听的才听,你一个黄口小儿,我听你的?

照撤。

眼看日军兵锋将至,锦州局势急如星火,12月29日,国民党一中全会闭幕,会上以党内名义再电张学良,要求停止撤兵(“如遇侵犯,则抵御之”)。

张同志可没这么好骗的。

他回了个电,说你们要我一个地方部队,去打日本一国的军队,这力量对比也太悬殊了,怎么想得出来(“强弱之势,相去悬绝”)。

我不打。

当天,东北军参谋总长荣臻(就是从沈阳化装逃回来的那位仁兄)下令锦州各军实行总撤退。

第二天,国民政府在得知东北军发布总撤退令后,最后一次致电张学良,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要求他在锦州就算做做样子,也要抵挡一下(“日军攻锦紧急,无论如何,必积极抵抗”)。

不发电还好,一发电,锦州部队撤得更快。

你都说“日军攻锦紧急”了,那我还不得赶紧往关内逃啊。

谁说只有关东军会“下克上”,我们东北军也会,逃起命来也一样不听你政府的。

然而故土之恋,人皆有之。当官的可以换个地方再当官,基层的士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