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罢了。
而那个经唱大家所称道的儒将陆逊,却是个没有雄心壮志的将领。
一国之主固然是发动战争的决策者,但规划战略部署和统兵的大任似乎更应该交由更有能力的国家军事统帅身上。比如刘禅就重用诸葛亮,让其亲自统兵北伐,曹睿对司马懿也是如此。而孙权从没有阻止过陆逊北伐,只有陆逊从没这么想罢了★权只是治国之才,虽然有濡须口单舟探敌之勇,让曹操有赞美之誉,但说到打仗,他和他父兄差得很远,但他只要能善用贤能,就是个好君主了〗逊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为孙权分担军国之事。包括北伐。
周瑜曾为吴国愿领兵入川,若真攻蜀,必凶险异常,但周瑜做了,病卒只是时运不佳。
鲁肃当了几年统帅就死了,而且正逢此时孙权兵败合肥、刘备又取了西川,碍在同盟的利益,也无机会展示。
吕蒙为孙权得了据,从政治角度,的确有错,但从攻战来说,却是功劳。
而陆逊除了打败刘备之外,几十年的时间,就没有表现出一个大都督该有的任务。大都督一职是孙权特为陆逊设置的,吴国后来有施绩、朱异为大都督,也始于此。而陆逊和孔明相比,就差了很多’亭之战,虽然战胜,却无实际的战略意义。还不如让朱桓一试奇险之策。
钱振鍠先生曾评陆逊,说其破刘备只有火攻,无其他计策,如果刘备不以山木为营,而以土石为之,陆逊如之奈何?
我认为法正若未死,而随先主东去的话,估计陆逊并不能把刘备怎么样。
虽是评论历史的文章,但我也想说说演义的事情。曹操赤壁战后曾哭郭嘉,但程昱早已怀疑黄盖之计,并猜出需要提防火攻,但曹操不听,为何?只因为程昱的话没郭嘉的话有影响力,如果郭嘉说同一番话,则烧船不复有也⊥陵之战也一样,演义里马良也提醒刘备了,就因为刘备对马良并不是百分百必听,所以造成大败,换做法正这个先主极其信任仰重的谋士来说的话,陆逊确实是很难有胜机的。
说个题外话,有些人、研究历史的说彝陵之战,刘备兵不如陆逊多,所以败了也不稀奇,这其实是歪理·负本就和兵的多寡没有直接关系,以少胜多也好,以多胜少也好,如果有奇谋妙计,真正懂兵理的话,哪还有少就不能胜多的道理呢?而且只相差千余兵马,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道打仗需要每国先商议一下,然后派出相同数量的士兵,再作战吗?岂同儿戏一般?如果周瑜或者吕蒙活着,我想都应该会比陆逊当最高军事将领要好,至少二人更加有胆量放手一博№外,消踩孙权的朋友不要再被演义的虚构东西和自己的主观印象缠绕了,来了解一个真正的少年英雄,为曹操刘晔贾诩所赞美的“识虚实、罕敌手”的开国明君×于此人后期的糊涂和昏庸,该批判还是应该批判的』要能了解前期的英明就可以了∫曾多次看到很多对孙权不利和诬蔑痛恨鄙视的言语,心里很伤心,毕竟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时这么想过:反正你们不了解他,被假象蒙蔽了,是你们的损失,我只要自己明白就行了,何必管你们呢?——但这么想是错的,很不负责任,很逃避现实,真正的态度应该是一起探讨和纠正,以客观的态度和不挠的耐心对待每一个三国人物。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